第278章 西进序曲(第2页)
“下一个!张大牛!”一名登记的小吏高声喊道。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紧张地走上前,卷起左臂的衣袖,露出粗壮的胳膊。阿骨打——如今该称李骨打了——身着崭新的太医署令浅绯色官袍,虽然面色依旧带着岭南特有的黝黑,但眼神沉稳自信了许多。他身旁是态度恭敬、虚心学习的王仁安等本地医官。
李骨打手持一根细长的银针,从一个密封的小瓷瓶里蘸取少许淡黄色的粉末,动作娴熟而轻柔地在张大牛手臂内侧划开一道极浅的十字小口,将粉末小心地涂抹上去,再用一小块干净的棉布覆盖包裹。
“好了!记着,三日别沾水,若有轻微发热发痒,莫慌,是正常反应,多喝温水,来医棚报备即可!”李骨打用带着俚音却清晰的口音叮嘱道。
“谢…谢李太医!”张大牛感激地连连作揖,仿佛那小小的伤口不是潜在的凶险,而是通往生路的护身符。
不远处,一座新搭建的木台上。上官婉儿素衣如雪,迎风而立。她缓缓卷起左臂的衣袖,将手臂高高举起。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阳光洒在她白皙的手臂上,那里,接种人痘留下的几处浅褐色小痂痕清晰可见,如同几枚小小的勋章。
“诸位父老乡亲!”她的声音清越,清晰地传遍全场,“请看此痕!非瘟神之烙,乃生之印记!是陛下洪福庇佑!是李太医妙手仁心!更是我登州军民万众一心、共抗瘟魔的见证!”
她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激动、敬畏、充满感激的脸庞,声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首批义士,已然康复!本官,安然无恙!此术,乃我大唐克疫制胜之利器!愿种者,皆可安心!登州之疫,已近尾声!倭奴播撒之毒火,终被我大唐军民之意志——扑灭!”
“然!倭寇焚我粮仓,播我瘟毒,杀我军民,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她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然的杀伐之气,“陛下天威,已传旨张彪将军!我登州水师,更获强援!”
她的手臂猛地指向港口深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只见在港口最大的船坞内,两艘远比“海鹘”更加庞大、线条更加刚硬流畅、如同洪荒巨兽骨架般的巨舰,正静静地躺在巨大的龙骨墩上!粗壮如巨蟒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无数的工匠如同蚂蚁般在骨架上忙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如同激昂的战鼓!船坞入口处,两块巨大的木牌高高悬挂,上面用遒劲的朱漆大字书写着:
“定远!”
“镇远!”
“看!那就是我大唐即将入列的新锐巨舰——‘定远’、‘镇远’!”上官婉儿的声音带着无比的骄傲和力量,“待其下水之日,便是我登州健儿扬帆东征、直捣倭巢、血债血偿之时!”短暂的寂静后,是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定远!镇远!”
“直捣倭巢!血债血偿!”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希望的火种,已化作燎原的复仇烈焰!每一个登州军民的心中,都燃起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倭寇的刻骨仇恨!
登州水寨,帅府。
气氛肃杀而凝重,却又充满了大战前夕的勃勃生机。巨大的沙盘上,倭国九州岛的地形被精细地标注出来,山川、海湾、岛屿、可能的登陆点,历历在目。
张彪一身戎装,端坐主位。他脸上那道在“焚天丸”沉没时留下的焦黑疤痕已经结痂脱落,留下了一道暗红色的新疤,非但没有破坏他刚毅的面容,反而更添了几分百战悍将的凶悍之气。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厅内诸将。
左侧是以李晟为首的大唐将领,个个甲胄鲜明,战意昂扬。右侧,则是新罗大将军金重熙及其麾下几名主要将领。金重熙身着新罗式样的华丽鳞甲,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诸位!”张彪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圣意已明:倭奴不灭,东征不止!登州新舰‘定远’、‘镇远’正在日夜赶工,不日即可入列!新罗金将军所率两万精兵、百艘战船亦已抵达!我军兵精粮足,士气如虹!复仇雪耻,犁庭扫穴,就在今朝!”
他目光转向金重熙:“金将军,新罗助剿,忠心可鉴!陛下已有旨意,功成之日,新罗王及将军,封赏必厚!未知将军对攻伐倭岛,可有良策进献?”
金重熙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明显年代久远、用上好绢帛绘制的海图,双手奉上:“张将军!此乃我新罗王室秘藏之《东海海山经》副本!乃百济灭亡前,其遣唐使与倭国海商秘密测绘而成,详载倭国西海道(九州岛)诸岛、海湾、暗礁、水道!其中尤以博多湾、长崎湾及对马、壹岐两岛之间水道最为详尽!倭寇主力新丧,其防御必以九州为重!有此图指引,我联军或可避实击虚,寻其防御薄弱处,直插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