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乱雕 作品

第90章 凶案之中,发现科技断层的暗线(1w奉上,6.30完成)(第3页)

他的目光在公告栏上搜寻了几秒,才终于聚焦到那张,已经有些粘不稳的A4纸通知上——

「赫尔曼·舒尔茨教授的部分研究手稿和笔记,由他生前的助手整理归档,地点在七楼‘历史资料归档室’,需要查阅请预约,办公室门牌号及电话号码为……」

让Ai先生进行预约后,当即就得到了有人在的回答,对此,章帕克直接道:“好了,咱们出发吧。”

“行…我看到了。”

这看似是麦克斯“驴头不对马嘴地”小声应了一句,但实际上,其实章帕克开着高速思维,给的时间太短,他压根没仔细看完内容,只知道找到了目标通知。

但此刻,章帕克已经抬步走向楼梯,麦克斯没办法,也只好赶紧跟上。

对此,他还是很想吐槽一句,大哥你一套套小连招这么熟练……自己跟着的意义何在啊。

七楼走廊比其余楼层安静许多,想来是无人常驻。

就这样,他们按照门牌号,找到了靠东边那间,挂着手写“历史资料归档室”牌子的办公室。

此刻,门虚掩着,在安静环境的衬托下,里面传来的纸张翻动清晰可见。

章帕克脚步轻缓,眼见目的地就在眼前,于是他当即停下脚步,又回头看了一眼麦克斯。

见状,麦克斯立刻会意,努力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看起来尽量自然一点。

至此,章帕克这才放心地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很快,一道温和但带着点疲惫的女声,从门内传来。

听到回复,章帕克没有犹豫,示意麦克斯推开门。

很快,门被麦克斯推开,章帕克不动声色地跟着,同时高速思维一闪,整个不算太大的办公室,已经被他打量完毕。

总的来说,这里的光线还算柔和,就是堆满了纸箱和文件夹,因此,空气中有些微不可查的旧纸和积尘味道。

而对麦克斯的第一眼来说来说,映入眼帘的,则是一位长着雀斑,戴着厚厚眼镜的女士。

此刻,那位女士正戴着手套,埋头于一沓摊开的手稿中,听到开门声,她才抬起头。

看到门口两位陌生学生,她眼中略微有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愉,但很快,想起那通预约的电话,又被一种长期疲惫下的平静覆盖。

说到底,仅仅一个月,还不足以抹平伤痛。

章帕克倒是察觉到了女士的情绪,当即不动声色地拍了下麦克斯。

麦克斯被章帕克轻轻一拍,当即反应过来,连忙开口,声音带着点新生的拘谨和不太自然:

“您…您好!打扰了,我们是看到楼下通知,关于舒尔茨教授资料整理的……想…想来了解一下?”

对此,女士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她并不奇怪这种“好奇”,或者只是太疲惫了,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嗯,是我负责整理的,你们想了解什么?”

这明显是一句废话,但潜台词却是,解释一下来此真正的契机和缘由……

这时,章帕克没有犹豫,恰到好处地往前半步,脸上带着学生式的礼貌和恰到好处的歉意:

“您好,我的同学麦克斯,是特招来的电气工程系新生…

他刚入学不久,但一直对物理挺感兴趣的,听人提起舒尔茨教授…教授的事情我们很抱歉,但想想,还是一起上来拜访一下教授的研究……”

听到这,女士的神情松动了一些,缓缓点头,开口道:

“我是教授的助手,在教授走后,我主要负责整理手稿和实验笔记,目前可供人翻阅的,只有侧边那五本……”

说着,她目光环绕周围堆积的纸箱,最终停留在靠近门口的旧桌子上。

章帕克了然点头,紧接着随手拿起最上面的那本装订好的册子。

而麦克斯也是有样学样,拿起旁边一本稍厚的。

就这样,接下来的时间里,章帕克不动声色地快速翻阅着,目光扫过一行行严谨的公式推导和清晰的图表,大抵看懂了所讲述内容。

这本显然是经过教授助手精心整理誊抄的概要,内容规范,但并非教授原稿。

也就在这时,那位女士也走了过来,似乎想确认他们拿的是哪本。

看似并不在意,但实质,她还是很希望能有人可以继承舒尔茨教授的研究的。

章帕克大概也判断到了这点,随即语气恭敬地,询问了全书中引出的最大研究方向。

面对这个思维灵魂的学生,女士微微点头,破例展示起了教授的原稿:“……但是看可以,尽量不要上手触碰。”

说着,她随手拿起一本翻开的笔记,对此,章帕克依旧恭敬上前,高度思维一闪,当即理解起来。

麦克斯则是捧着自己手里那本,看得云里雾里,现在仍然想不通,章帕克为啥要带上自己。

但比起麦克斯的毫无收获,章帕克倒是很快明白了一件事,毕竟这段时间里,时不时地接触一下2828资料库,不谈彼得的记忆,他自己的科技视野,早已变得极其宽拓——

舒尔茨教授的研究,其实在立意上真的很好,但问题就在于,在前期时,就隐隐约约有一种极易从工业应用,变成武器应用的既视感。

但章帕克并不认为舒尔茨教授没有发现,略微沉吟,章帕克最终还是大胆问了出来。

意识到这名学生极有天赋,这位女士也不再多管自己定下的规矩了,当即承认舒尔茨教授确实有这样的担忧,随后对于章帕克由浅入深的科学困惑,一一进行解答。

最终,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章帕克已经站在舒尔茨教授的肩膀上,即将理解到了后期。

没人知道章帕克开着高速思维到底烧掉多少脑细胞。

在场的两人,此刻只有两种念头——

‘偶遇天才,欣喜若狂!’

‘大哥喊我来,一定是急需一个陪衬…很好,这轻松活我干了!’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女士也不知不觉,变得口干舌燥,但为了传承舒尔茨教授的学识,她还是坚持道:

“教授在最后阶段…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在‘谐振焦点’的模型优化上……”

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随后,她将最后一本笔记找来。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公式,但边缘处,却有着几道用力过猛,甚至近乎撕裂纸面的深痕。

对此,章帕克来了精神,这稀里糊涂的学了的知识,没想到学着学着,真的学来了线索。

而看到这些划痕,女士也睹物思人,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语气里除了惋惜,似乎还掺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可惜…就差最后几步验证了。”

对此,章帕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被吸引模样,眉头微皱,似是不解,盯着那些划痕,语气拿捏地恰到好处道:

“看完这些手稿,我只有一个感觉,字如其人,舒尔茨教授应该是位很平静的人,可这些划痕……

教授当时…压力很大吗?”

听到这话,她抬眼看了看章帕克,又瞥了一眼旁边捧着书,虽然没看懂,却仍然在努力理解的麦克斯。

这一瞬间,她大概明白了,其实并非麦克斯感兴趣,而是章帕克才是真正感兴趣这些知识的人。

从这一小段时间里的接触,她已经认可了自己这“半个学生”,解释道:

“压力…是有的,但不仅仅只是研究。”

紧接着,她合上那本笔记,仿佛不想再看到那些刺眼的痕迹,“警察那边……案子没什么进展。”

随后,她叹了口气,不再多言,气氛逐渐安静。

又似乎是在等待安慰。

对此,章帕克不想功亏一篑,尽可能露出学生该有的困惑:“是…还没找到线索吗?”

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很难,但巧的是,很少有“师傅”会怀疑“徒弟”,出于传授知识的信任,又或许是因为没人相信她,总之,内心其实极为复杂的她,说出了缘由。

“嗯。警察说……线索断了。”

紧接着,在麦克斯不敢吱声的困惑中,她的声音变轻,无力感涌现,

“教授最后那段时间,状态很不好。

他总觉得……被一直以来的‘朋友’盯上了。”

听到这,章帕克不再开口,而是静静等待,他生怕自己开口,会打断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

很快,女士无力且略微颤抖的声音响起:

“很久以前,大约有十年了吧……

十年前,教授有一次在下班前提过,说是他家的邮箱出了问题,总有一些不认识的人,向他寄信。

就跟缠上了他一样,但又不像是骚扰,反而每次打开,都是在询问他专业相关的知识。

教授为人热情,当然没有拒绝,而是一一为其解答,但最近的那封,则是在问题之后,提出让他搬家。

教授没有同意,反而说笑着,在十年前向我吐槽了这件事。

但当时他也隐约提到过,对方的提问水平,高得有些吓人…就好像科技没有断层那样,每每能让他找到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都还好,但教授的那句话,让我感觉很害怕,因为听着,就好像是…那个神秘的寄信人,在通过不断的提问,帮助教授不断选择下一步的研究步调。

之所以一直记得,是因为四年前,教授曾在过生日时说过,他很感谢那个不断对他提问的朋友,尽管那些问题更像是在评估,评估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有价值和潜力。

所以到了上个月,也就是在教授去世时,我将自己对这些事的想法,高速了警员们。

但最后,警员们向寄信公司核实后,得到的结论却是……

已经有整整十一年,没人给教授寄信了。”

听到这意料之外的回答,章帕克愣住了——

这种事,就好像有人在引导919z宇宙,“科技断层”之后的“科技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