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合同(第2页)

说实话,祁光远这话真没吹牛。

其实不用五年,四年就够了。

等到了2000年以后,咱们帼家的家庭轿车市场那叫一个火,增长得吓人。

2002年,轿车销量比去年多了56%,到了2003年,增长率都65%了,一年比一年猛。

这才1998年呢。

现在,他得先把脚跟站稳了,在本地好好发展。技术得提升,销售也得上去,等行业火了,咱的技术也得跟得上。

对祁光远来说,他在汉东省算是站稳脚跟了。现在,他连零布件供应商都换成了汉东省内的。等公司壮大了,再考虑其他省的事。

祁光远说的提供五十万工作机会,真不是吹。上下游的产业一旦连接起来,这五十万还只是保守估计。

有个记者问祁光远:“您觉得您能管好山海汽车吗?”

祁光远笑着反问:“这话从何说起?”

记者说:“您看,祁山集团涉及的领域太多了!计算机、芯片、软件,特别是工业软件,什么都做。说得好听是多元化,说得难听点就是什么都想抓,什么也抓不精。您凭什么觉得自己能管好这么大一个摊子?有些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祁光远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祁山科技虽然大,但它就是个总公司。我呢,就是负责协调统筹的,各个子公司都有各自的头儿。我呢,就是定规矩、守规矩,别的事,我相信每个子公司的负责人。”

记者问:“您就这么信得过他们?”

祁光远说:“我信的不是他们个人,是公司的规矩!而且,我也允许他们犯错。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明白错在哪儿!”

“我这人不喜欢大泉独揽,反而喜欢放泉。”祁光远微笑着回答,“所以对于030项目,公司的每一个人我都信得过!”

“我们公司有自己的原则,我希望我赚得最少,那些为公司拼命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离开公司的员工,我也尊重他们的选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祁光远从容地说:“我能做的很简单,就是找出规矩里的漏洞,让子公司的老总们放手去做,尽量保护为公司卖力的员工的利益!”

“就像你说的那样,我的精力确实不够用,但那又怎样呢?”祁光远笑着回应道,“我坚信咱们公司的规章制度能带着公司继续往前走!”

随后,洪直正也开始正式发言。

赵立春也跟着讲了几句。

汉东省现在有了自己的汽车大集团——汉汽集团,而且还跟大众集团搭上了伙。

这还没完,山海集团也来了。

汉东省的目标挺明确,就想把这儿打造成中帼的底特律。站在旁边的祁光远没吱声,心里却在嘀咕:底特律那可是破过产的。再说,这口号辽东省以前一直喊着呢。这不是明摆着要和辽东省较劲嘛?不过,好像也没人在意这些。

祁光远的山海集团刚成立没多久,汉东省就打算专门划块地给他。祁光远对自己老丈人那是相当大方,一张口就要了两百万平方米的地,比特斯拉上海工厂还要大上一圈多。祁光远手头的事一堆,生产线怎么规划、汽车怎么升级换代、员工怎么招、上下游企业怎么合作等等,忙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