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飞龙学习 作品

第359章 何雨柱与刘春燕的暧昧情愫&于莉工作落定(第2页)

灶间的热气渐渐散了,宴席也散得差不多了。

杨主任揣着个牛皮纸信封走进厨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眼底带着点“懂行”的笑:“柱子,今儿这菜办得漂亮,给我挣足了面子。”

何雨柱刚解下围裙,手上还沾着点油星,见他这架势,心里咯噔一下,忙递过刚沏好的茶:“杨主任满意就成,都是应该的。”

杨主任呷了口茶,从信封里抽出张折叠整齐的纸,又倒出一沓用牛皮筋捆着的零钱和毛票。

他递过来时特意压低了声音:“你托我那事,成了。这是市商业局批的调动介绍信,下周一让于莉拿着去老道口供销社报到,正式编制,售货员岗。

另外这二十五块,是今儿五桌席的酬劳,每桌五块,按事先说的价给的。”

何雨柱的手顿了顿,接过那张薄薄的纸和钱,指尖却觉得沉甸甸的。

纸上印着“xx市商业局工作调动介绍信”几个黑体字,盖着鲜红的公章,于莉的名字清清楚楚落在“调动人员”一栏。

接收单位写着“老道口供销社”,岗位备注那行小字尤其刺眼——“售货员”。

而那二十五块钱,在掌心硌得实在,他心里清楚,这已是最低价码。

毕竟他那些在各大餐馆掌勺的师兄们,都打着师父传承的旗号接私活,他若降了,岂不是断了大伙的路子?

他喉结滚了滚,抬头时眼里带着点热意:“杨主任,这……真是太谢谢您了。”

“谢啥?”杨主任摆了摆手,话里却带着点敲打,“这年头‘八大员’里,售货员可是头一份的俏活儿。

手握三尺柜台,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都经他们手,谁家过日子不求着?多少人打破头想挤进去。”

何雨柱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年头好岗位哪是那么容易得的?不光得有硬邦邦的关系,还得砸下实打实的本钱。

就说轧钢厂,车间正式工的名额就得五百块,要是想找个轻快又有油水的岗位,八百块都打不住;

“八大员”的位置更金贵,动辄上千是常事。

他这事儿尤其特殊,不仅要进供销社当“八大员”里的售货员,还得是离家门口最近的老道口供销社——得加钱!

为了于莉这岗位,他前前后后拢共花了一千五。

这钱花得值,换了易中海或刘海中,就算掏同样的数,杨主任怕是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没他这层往来和人情,钱再多也砸不响。

“您说的是。”

何雨柱把介绍信和钱小心翼翼折好塞进贴身的口袋里,指尖按了又按,“这情分,我记着。往后您家有任何事,只管吩咐。”

杨主任看着他这模样,笑了:“你是个实在人。于莉去了供销社,好好干,那地方不比暖瓶厂当临时工强?

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按时发,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多少姑娘眼红呢。”

这话戳中了何雨柱的心。

于莉在暖瓶厂当临时工,说出去总让人低看一眼,不像正式工那样腰杆硬气。

再者厂子离家太远,往后她身子一天天沉起来,骑自行车、走长路都成了遭罪,他早就在心里盘算着给她挪个地方。

如今能进老道口供销社当售货员,成了正式编制,不光体面,抬脚就到家门口,往后怀着孕也能少受些罪,这日子才算真正稳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