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易中海遭难,新大爷人选起风波
夜风裹着槐树叶的影子,在易中海脚边晃来晃去,像无数只嘲笑的眼睛。
他站在原地,背驼得像张弓,却再没力气挺直——原来这院里的墙,塌起来这么快;人心,凉起来这么彻底。
李干事扫了圈人群,目光先落在易中海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易中海,你先回去写份检讨和保证书,认错要实在,保证要具体,明儿一早得贴到院门上,不能出半点岔子。”
说完,他才转向刘海中和阎埠贵,又添了句:“二大爷,三大爷,这事儿就托付给你们了。他的检讨和保证书,你们得盯着写周全,别让他糊弄了事。”
刘海中立刻挺了挺腰,钥匙串叮当作响,脸上堆着几分“公事公办”的严肃:“李干事放心!我跟三大爷亲自盯着,字斟句酌,保准让他写得深刻!”
他瞥了眼易中海,嘴角虽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讥诮,却没多说刻薄话,只在心里盘算起该让检讨里多提几句“无视邻里公约”,好衬得自己平日“维护院规”的功劳。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慢悠悠接话:“教书育人讲究‘知过能改’,这检讨也得透着这份意思。我会帮他把把关,既要合乎规矩,又得让街坊们瞧着诚心。”
他没像贾张氏那样咋咋呼呼,心里却已算好:保证书上得加上“自愿负责全院公共区域清扫一个月”,既显诚意,又能给院里省些力气,一举两得。
两人话说得都留着分寸,比起贾张氏的穷追猛打,明显收敛了不少——毕竟当着李干事的面,总得端着点“管事人”的体面。
贾张氏在旁边听着,脸上的褶子笑得更开了,嗓门却比刚才低了些,只冲易中海扬声道:“听见没?二大爷三大爷盯着呢!
可别想耍滑头!我看这检讨少说也得写三页,把半夜钻‘半掩门’的心思都掏出来才叫实在!”
刘大妈这时开口了,手里的鞋底在掌心磕了磕:“贾张氏,差不多就行。检讨是让人认错的,不是让人翻旧账的。”
她目光扫过刘海中和阎埠贵,“你们俩也记着,别太过火,都是一个院住着的,留点余地。”
“欸,刘大妈说得是。”
刘海中应着,却朝阎埠贵递了个眼色——这“余地”得他们说了算。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微微点头,算是接了这意思。
易中海始终没吭声,背驼得更厉害了,像张被压弯的老弓,鬓角的白发被风吹得乱蓬蓬。
一大妈扶着他的手紧了紧,指尖冰凉,却没说一句话,只是望着自家院门的方向,眼里蒙着层雾似的,瞧不出情绪。
院里人还扎堆围在原地,没一个愿意挪步的。
这种撕破脸皮的热闹,平日里打着灯笼都难撞见,此刻谁肯轻易走?
一双双眼睛亮闪闪的,或明或暗地瞟着场中动静,连风吹过槐树叶的沙沙声,都像是在催着这场戏往下演。
有人悄悄往石碾子旁凑了凑,恨不能把刘海中跟阎埠贵嘀咕的话都听进耳朵里;
也有相熟的凑在一起咬耳朵,声音压得低,眼里的兴奋却藏不住——这比听评书还带劲,谁舍得提前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