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濠江风云2(第2页)
行至南湾海滨,落日将海面染成琥珀色。沿海步道上,穿白衬衫的葡萄牙青年倚着栏杆抽烟,远处的渡轮正缓缓驶入内港,汽笛声惊起一群海鸥。王世杰望向对岸的氹仔岛,隐约可见几座茅草屋点缀在椰林里,与近处的钢筋水泥建筑形成奇妙对比。他忽然想起方才路过的旅游咨询处,橱窗里摆着“澳门八景”的明信片——卢园探胜、普济寻幽、龙环葡韵……这些名字里藏着的,是这座城市被时光揉碎又重塑的魂。
暮色渐浓时,他拐进一家葡国餐厅。餐桌上的烛火跳动着,映得墙上的瓷砖画愈发鲜艳——画中葡萄牙水手正与华人商贩交易丝绸。侍应生递来菜单,中文译名旁注着歪歪扭扭的葡文拼音。王世杰点了份马介休炒饭,听着邻桌传来的粤语与葡语混杂的交谈声,忽然觉得,濠江的街道就像一道复杂的拼贴画——每一块碎片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却又在时光的浸润中,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
离开餐厅时,夜色已深。王世杰沿着南湾大马路往回走,葡京酒店的霓虹招牌在远处明明灭灭,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地图,上面用铅笔圈出了几个标记:大三巴、妈阁庙、岗顶剧院……这些被游客踏烂的石板路下,藏着的或许才是他真正需要寻找的——那些在殖民岁月与华人烟火中夹缝生长的,关于濠江的真正秘密。
找了无人出去的暗巷,换了一套衣物,增高鞋,假发等,等出来时已经换了一个人。
开始赌场之旅,这次换成2000万港币,
到了凌晨回到房间休息时,今天去了3家赌场,用掉现金6000万,获得支票金额加在一起是9106万。
上午先去了濠江恒生银行,把支票转入陈健的账户,办理好后,在工作人员的欢送下离开。
濠江的暑气尚未消退,王世杰换上浅灰麻质西装,揣着牛皮笔记本出门。他先沿着新马路晃进“荣兴茶楼”,二楼临窗而坐,要了壶铁观音。透过茶雾,对面“和安乐”堂口的绸缎庄尽收眼底——伙计们搬着木箱进出,看似布匹生意,实则每隔半小时便有穿短打的汉子在街角递暗号。他低头在本上画下标记:绸缎庄(暗桩),后门通福隆新街。
步行至福隆新街时,正是午后三点。这条号称“濠江花街”的巷道里,青楼招牌与当铺灯笼并排悬挂。王世杰放慢脚步,数到第七家“群英院”时,注意到二楼垂落的竹帘后闪过人影,窗框上钉着褪色的“义字旗”——这是“联义堂”控制的场子。再往前,“广福押”当铺的铜铃响起,几个戴瓜皮帽的男人抱着锦盒进去,腰间鼓囊囊的轮廓显见藏着短棍。他在本子上速写:当铺(武器中转?),与群英院隔街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