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资本初具邹形(第2页)
- 霍建宁主导的5000万美元凯悦债券成功发行,超额认购3.2倍,资金用于希尔顿酒店改造;
- 周凯旋促成的中东王室基金注资到位,东方广场项目正式奠基,李嘉诚亲自出席动土仪式;
- 陈炳坤建立的“东南亚资产监控系统”上线,凯悦酒店的每一笔开支都实时同步至香港总部的会计系统。
王世杰站在希尔顿酒店顶层,俯瞰着正在拆除的东侧停车场。霍建宁递来最新的财务简报:“债券发行后,集团资产负债率降至38%,信用评级提升至BBB+。”
“接下来,”王世杰指了指不远处的怡和洋行大厦,“该让市场看看,华资企业怎么玩资本游戏了。”他摸出钢笔,在工程进度表上写下“1973年竣工”——这个时间,比置地公司的同类项目整整快了一年。
当夜幕降临时,东方置地的股票代码在交易所电子屏上闪烁。没人注意到,在霍建宁设计的财务报表里,希尔顿酒店的土地增值部分被巧妙分摊到每个季度的利润中;周凯旋的投资备忘录里,“城市更新”的概念被包装成东南亚首个“地产+资本”的标杆案例;而陈炳坤的审计报告,则让东方置地成为首家通过国际会计师协会(AiA)认证的华资地产企业。
这些由专业人才织就的资本网络,正在将东方置地推向香港商业舞台的中央。而王世杰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1973年的股市大鳄、1974年的石油危机,以及永远比算盘快一步的市场变化。但此刻,他看着身边忙碌的团队,忽然有了底气:当每个齿轮都精准咬合时,再大的风暴,也不过是棋盘上的几颗卒子。
香港丽晶酒店茶餐厅
水晶吊灯在挑高的穹顶下碎成星芒,王世杰望着Lila切分法式焗菠萝油的动作——她腕间还戴着飞行时的银质腕表,秒针扫过奶油时,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码头,她提着的行李箱上还挂着环球航空的褪色行李牌。“最后一次飞伦敦时,”她用纸巾擦去唇角的焦糖,无名指无意识摩挲着空了的戒位,“我把热可可洒在头等舱客人的波斯地毯上了。”窗外的雨正扑打维多利亚港的玻璃幕墙,她新烫的卷发垂在月白旗袍领口,像极了她曾形容的“云端的积雨云”。
中环置地广场花房
雨势渐缓时,Lila蹲在玻璃花房前,指尖抚过蓝花楹标本的玻璃罩。“在三万英尺高空时,总想着带株植物回公寓,”她忽然轻笑,指节敲了敲标本框,“结果连仙人掌都被我养死在周转箱里。”王世杰替她撑开象牙柄伞,看她在玫瑰区驻足——她选了三枝白玫瑰,却在结账时将其中两枝塞回花桶:“空姐的职业病,总怕行李超重。”他注意到她褪去了制服外套的肩线,在港岛的湿气里显得格外柔软,像褪下羽翼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