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廓 作品
第164章 惠施歧途——惠施总想起庄周洒脱身影,智慧的大眼睛
郢都宫殿,华灯初上。
楚威王宴请惠施。丝竹声中,气氛热烈又透着几分微妙。惠施言辞滔滔,正讲着他那新奇的马论。楚威王听得津津有味。
楚威王想当场拍板重用惠施。侍从说,昭奚恤有要事禀报。正好楚威王也想询问令尹昭奚恤对惠施的看法。
楚威王带昭奚恤与冯郝到了书房。
昭奚恤满脸不屑道:“大王,惠施夸夸其谈,不过是雕花的翠竹扁担,中看不中用。我猜想,你是不会被他蒙蔽的。”昭奚恤有自己推荐人的原则:人不能太有才,还得给他送够满意的银两数目。惠施能力太强,在他看来,这无疑是对自己地位的威胁,更何况惠施是依靠江乙举荐,他自然要全力反对。
见楚威王前,昭奚恤担心自己一人之力或许不够阻止楚威王,就派楚威王信任的冯郝前来,与他一起劝说。
冯郝领命而来,一脸诚恳地对楚威王说:“大王啊!在魏国挤走惠施的是张仪。张仪如今在秦国得势,大王若用惠施,必然得罪张仪,进而得罪秦国。惠施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楚国,他与张仪结仇,定会反对大王联秦制衡齐魏的方针,这对楚国大治不利啊。惠施与张仪的仇怨,诸侯都知。大王若重用惠施,便会疏远张仪,秦国那边必然不满。依臣之见,宋王偃对惠施不错,大王不如帮惠施一把,送他去宋国。然后告知张仪,是因他才没接待惠施的。如此,张仪必然感激大王。惠施本是困境之人,大王此举,他也会感恩戴德。这样既不得罪张仪,又能结好秦国,还能让惠施感恩,于楚国而言,实在是一石三鸟啊。”
古人言辞的技巧,着实令人惊叹。昭奚恤与冯郝侃侃而谈,话语冠冕堂皇,表面上毫无偏见,可其中隐藏的私心,又怎能逃过有心人的眼睛。
楚威王大吃一惊,陷入沉思。惠施之才,他有所耳闻,可昭奚恤与冯郝所言也不无道理。楚国的局势,联秦制衡齐魏的方针,都容不得他轻易改变。他心意已决,要将惠施送往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