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遁世无忧——看似是机遇,实则是更大的诱惑与束缚
庄子缓缓道来,语气平和却透着坚定:“您瞧,各诸侯国国君眼中,兵家以权谋诈术、凌厉兵法,法家以严苛律令、峻法治理,纵横家以巧舌如簧、捭阖之术,能迅速为国家带来富国强兵之效,备受青睐。而我,实在不愿跻身此列。”田泰面色紧绷,眉头紧蹙,又一声长叹,似要吐出满心的无奈与不甘:“天下人都争着为官,我就不信,当官还能有何坏处!”那声音里,有对世俗观念的坚守,也有对庄子选择的深深质疑。
庄子微微欠身,言辞恳切:“岳父啊,容晚辈禀报。世间之人,各有所求。普通人追逐利益,如蝇逐臭,为些许财物奔波劳顿;廉洁正直之士看重名声,视名节如生命,一举一动都循规蹈矩;贤达之人崇尚高远志向,心怀天下,欲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之伟业;圣人则推崇精神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荣华富贵,并非与生俱来,恰似偶然寄放于身的外物。来之时,无法掌控;离去之际,亦无力挽留。人之天性,本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怎能因荣华富贵而迷失自我,放纵欲望?又怎可因穷困潦倒便趋炎附势,迎合世俗?若能在富贵与穷困间都保持豁达心境,坦然处之,又有何忧虑可言?”庄周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岳父岳母的神情。
田泰面色紧绷,眉头深锁,如一座压抑的山峰,带着威严与不满训道:“我身为你岳父,对你们庄家恩义不浅,难道你忘了吗!”那声音沉沉的,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在质问庄子的忘恩负义。
庄子神色恭敬,言辞诚恳:“岳父恩情,周铭记于心。竹笼捕得鱼后便被遗忘,兔网逮住兔子便遭弃置。周绝非忘恩之人。孝子尽孝,不流于奉承;忠臣尽忠,不陷于谄媚。这是为人根本。天鹅无需日日沐浴,羽自洁白;乌鸦无需常常暴晒,毛自乌黑。本性使然,难以更改。周对二老,必当尽心尽孝。”
田泰王夫人微微颔首,却又轻叹一声:“我只知道你有本事就该给我儿田需报仇……”
庄子微微躬身,轻声道:“岳父大人息怒,周并无冒犯之意,只是心中有所感,便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