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河监学道——它们以为松枝是通天的道路。
庄子微微皱眉,神色认真,对河继嘱咐道:“我平安无事,千万别给家人说我具体住处了。”
河监看向庄周,目光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担忧:“这,这不太好吧,会让家人牵挂的。我知道,兄弟手头拮据,写书全用竹简。我来时带着丝绢、竹简,供弟抄书,不知可否?”
庄子心中似有春风拂过,暖意蔓延。他连忙摆手,神色诚恳:“我出门时带着一点丝帛。兄长帮我太多,愚弟实在不敢再受!”
河监顺着八字眉,再次和蔼地看向庄子:“贤弟呀!我想通过细致研究你的文章,排除我胸中的苦闷。我让儿子从下面的车上卸下来丝绢、竹简和吃穿用具。万望接纳。”说罢,他让儿子河继往上搬送东西。
不多时,丝绢、竹简、吃穿用具一一摆放在石屋中。
河监看着这些东西,又看看庄子,眼神中满是期许。一切安排妥当,河监转身对儿子河继叮嘱几句,打发儿子赶着车马回家。
河继离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河监转身,望着庄子,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和:“贤弟,往后还望多多指点,我要跟你学道修行。”
庄子看着河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期许:河监帮他很多,现在被撤职,正是苦闷需要帮助安慰的时候。
山风轻拂,石屋外的树叶“沙沙”作响。
阳光透过石屋窗口的缝隙洒来,斑驳地落在他们身上,似为这问道的场景添上一抹神圣的色彩。
庄子挺着身子,目光落在河监带来的丝绢上。他突兀的额头上,瞬间光芒绽放,岁月斑驳的痕迹里,透着掩不住的惊喜。他手指缓缓捋过黑白相间的长胡须,动作舒缓却难掩激动,口中连连称谢:“这东西太好了!谢谢兄长!”
河监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宽大的衣袖随风轻摆,言语间满是豪爽:“贤弟既然觉得好,我来时带的不少,你可找人做件丝绢衣服。”
庄子仰头“哈哈”大笑,笑声在乡野间回荡:“丝绢如此贵重的东西,向来是官员们显摆身份的穿戴,我一介农夫,身着麻衣便已足够自在。只是我平日里誊写策卷,那竹简堆积如山,搬运翻阅极为不便。这丝绢到手,可算是解了我的大难题。将文章誊在上面,轻便又易于保存。如此一来,学生、官府文员,或是外地前来求学的学士,抄写我的文章也能轻松许多。” 说罢,庄子立刻动手,将丝绢细心裁成一尺宽两尺长的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