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集 初到小镇(第3页)
啊玉忽然发现,在这里,时间似乎有着不同的流速。不是城市里那种被钟表刻度切割得精准的分秒,而是像门前的溪水,不紧不慢地流淌。石板路上的脚步声、茶馆里的谈笑声、远处的梆子声,共同构成了时间的节拍。她想起出发前熬夜做的行程表,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背包深处,那些精确到分钟的安排,在这里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你们看那个。”林姐指着对面屋顶。一只黑猫正蹲在青瓦上,慢条斯理地舔着爪子,阳光把它的影子投在白墙上,随着它的动作缓缓移动。那影子像一幅活的水墨画,笔触间充满了慵懒的诗意。啊玉忽然觉得,这才是时间该有的样子——不是被追赶的猎物,而是可以静静凝视的风景。
五、尘埃里的光
傍晚时分,阳光开始变得柔和,把青瓦的颜色染得更深。啊玉独自走到镇口的溪边,脱了鞋把脚伸进水里。溪水很凉,带着水草的滑腻感,鹅卵石硌着脚底,却有种奇异的舒适。几只红蜻蜓贴着水面飞行,翅膀在夕照下透明如琉璃。
她想起临行前母亲的电话,“去那种小地方有什么意思,不如在家歇歇。”母亲不知道,当她在地铁里被人潮挤得喘不过气时,当她看着办公楼玻璃幕墙上自己疲惫的倒影时,那本《江南古镇志》里的青瓦白墙曾给过她多少慰藉。此刻脚踩在真实的泥土上,闻着混杂着炊烟和水汽的空气,那些在城市里积攒的焦虑,竟像溪水流过卵石般,被一一抚平。
“发什么呆呢?”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相机,镜头上还挂着刚拍的照片——是刚才那只在窗台上打盹的肥猫。“你看这光线,”他把相机递给啊玉,“简直是摄影师的天堂。”屏幕上,猫的绒毛被夕阳镀上金边,瞳孔眯成琥珀色的细线,背景是斑驳的木窗,每道木纹都清晰可见。
林姐和老周提着刚买的山货走来,竹篮里装着野莓、笋干和一捆带着根须的草药。“老乡说这是清热解毒的,”老周献宝似的展示着,“比城里卖的新鲜多了。”林姐则捧着一盒刚做的桂花糕,热气从油纸包里透出来,甜香四溢。
四人沿着溪边往回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偶尔交叠在一起。啊玉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与水流声、风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远处的青瓦镇上,家家户户的烟囱开始冒出炊烟,淡蓝色的烟缕在暮色中缓缓上升,最终融入渐浓的夜色。
她忽然明白,这次旅行的意义,或许不在于逃离,而在于发现。发现阳光可以有味道,发现建筑可以有呼吸,发现时间可以有褶皱,发现那些被城市尘埃覆盖的美好,原来一直都在。就像此刻脚边的溪水,看似寻常,却在某一刻突然折射出满溪的星光。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最高的瓦檐时,啊玉回头望了一眼。青瓦镇在暮色中静默着,像一幅渐渐晕开的水墨画。她知道,明天,这片土地还会以更丰富的姿态迎接他们,但此刻,她只想把这片刻的宁静,连同空气中青草与泥土的香气,一起收进行囊,作为对抗未来喧嚣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