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245集 光带里的未寄信件(第2页)

“看信里……”钟华的手指轻轻翻开最上面一页。信纸是泛黄的宣纸条,上面用狼毫写着半行未完成的句子:“当第一缕光掠过鸟岛的经幡时,我忽然想起……”墨迹在光线下泛着细微的金粉,而更让他们瞳孔骤缩的是笔迹——那运笔的提按、转折处的压力点,竟和他们旅行时共同记录游记的笔迹分毫不差。阿玉想起在青海湖的清晨,她握着钟华的手,在笔记本上写下日出时的景象,笔尖划过纸面的触感仿佛还残留在指腹。

“这是谁写的?”阿玉的声音发颤,她翻到信筏最后一页,发现背面用银线绣着一个极小的图案——两个交叠的脚印,正是他们在雨崩村转山时,用登山杖在雪地上画下的标记。

就在这时,所有光流突然开始剧烈震颤,那些漂浮的信件像被无形的手牵引,朝着光带中央汇聚。青蓝色的光流发出柔和的嗡鸣,银线绣的鸟岛轮廓开始发光,未写完的句子墨迹流动,仿佛要完成最后的书写。阿玉和钟华下意识握紧彼此的手,看见光带像被吸入黑洞般急速收缩,最终凝成一颗豌豆大小的光粒,悬停在他们掌心上方。

光粒炸裂的瞬间没有声响,只有无数金色的灰烬缓缓升起。那些灰烬不像普通的纸灰那样轻飘,反而带着荧光,在空中排列、组合,勾勒出清晰的线条。阿玉认出那是雨崩村的转山路线——从西当温泉开始,沿着澜沧江峡谷蜿蜒而上,翻越海拔3700米的南宗垭口,再到冰湖、神瀑,最后回到尼龙峡谷的出口。每一段路线的弧度、每一处垭口的高度,都和他们徒步时用gps记录的轨迹完全一致。

“你看冰湖那里……”钟华指着灰烬轨迹中最亮的一处,那里的灰烬正在聚集成冰蓝色的光点,像极了他们在冰湖见到的、嵌在蓝冰里的气泡。而神瀑的位置,灰烬则化作细密的银线,如同水流坠落时的万千水珠。更神奇的是,整条轨迹的荧光强度在不断变化,西当到南宗垭口的路段泛着朝阳般的橙光,那是他们清晨出发时的光线;冰湖区域是凛冽的蓝,对应着高原冰川的寒意;而终点尼龙峡谷则透出温暖的金黄,像极了他们走出峡谷时撞见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