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291集:若钟华未去巴黎(第2页)

“没什么。”钟华低头喝汤,热气烫得喉咙发疼,“就是突然觉得,在哪都一样。”

啊玉没再追问,只是临走时把围巾摘下来给他围上:“别总熬夜,工作室的事我明天来帮忙。”门关上的瞬间,钟华从抽屉里拿出封信,信封上写着“致巴黎的自己”,却始终没勇气贴上邮票。信里只有一句话:如果我留下来,能不能把时光走成我们的模样?

第三章:街角的重逢

开春时,钟华在老城区的巷口开了家小设计铺,还是叫“拾光”。铺面不大,摆着他和啊玉学生时代的作品,墙上挂着两人合作的第一张设计图——那是给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画的改造方案,后来真的被采用了。

这天下午,钟华正在给一盆绿萝浇水,玻璃风铃叮当作响。他抬头,看见林婉清站在门口,米色风衣衬得她皮肤愈发白皙。一年不见,她瘦了些,眼角多了道浅浅的细纹。

“路过顺便看看。”林婉清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照片,语气平静,“没想到你真把工作室开起来了。”

钟华给她倒了杯柠檬水:“你怎么回来了?”

“公益项目在这边有个分支。”林婉清搅动着杯子里的柠檬片,“其实我早该明白,你不是不想去巴黎,是舍不得走。”她抬眼看向他,眼神里有种了然的温和,“大学时你总说要去卢浮宫看画展,可每次约你,你都说啊玉那边有急事。”

风铃又响了,啊玉抱着一卷布料走进来,看见林婉清时愣了一下。钟华赶紧介绍:“这是我常跟你说的林婉清,这是啊玉。”

“久仰。”啊玉笑着伸出手,“钟华总提起你,说你是他见过最有才华的设计师。”

林婉清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一触就收了回来:“彼此彼此,他也总说,你的设计里有生活的温度。”

那天下午,三人坐在铺子里喝了一下午茶。林婉清说起巴黎的塞纳河,说河面上的游船总在黄昏时分亮起灯;啊玉讲起巷口的老裁缝,说他做的旗袍领口永远熨得笔挺;钟华听着她们说话,忽然觉得这样也很好——有些人不必拥有,有些风景不必抵达,留在原地,反而能守住最珍贵的东西。

第四章:意外的转折

入夏时,啊玉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个纸箱,里面全是钟华大学时的设计稿。她蹲在地上一张张看,忽然发现最底下压着本速写本,每页都画着同一个场景:夕阳下的老巷,一个扎马尾的姑娘坐在石阶上看书,脚边卧着只橘猫。

“这是……我?”啊玉举着速写本冲进“拾光”,钟华正在给一幅插画上色,闻言手一抖,颜料溅在画布上。

“你怎么翻我东西?”他想抢过来,脸颊却涨得通红。那些画是他偷偷画的,从大一画到毕业,画里的姑娘从扎马尾变成留长发,从穿校服变成穿长裙,唯独不变的是看书时微微蹙起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