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集:情感抉择(第2页)

三、未拆的冲锋衣

苏芮果然选了条僻静的山路。

石阶上长满青苔,阳光透过树叶筛下来,在她发间跳成碎金。“你看,”她指着远处的城市轮廓,“像不像打翻的乐高积木?”钟华想起大学时,啊玉总在天台用乐高搭城市模型,他和林婉清坐在旁边拆零食,看夕阳把啊玉的侧脸染成橘红色。

下山时,苏芮在便利店买了两支绿豆冰。撕开包装纸的瞬间,钟华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回头看见个穿校服的男生,举着相机跑过来:“叔叔,能帮我们拍张照吗?”三个孩子挤在便利店的玻璃门前,笑得露出豁牙,像极了当年的他们。

“你很会抓拍。”苏芮看着他手机里的照片,忽然说,“我爸总说,好照片要等光线,就像好缘分要等时机。”钟华捏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啊玉当年也说过类似的话,在他犹豫要不要申请巴黎的交换生时,啊玉把相机塞给他:“镜头不骗人,你看取景器里最想留住的,就是答案。”

晚上整理衣柜时,钟华翻出个防尘袋。拉开拉链的瞬间,樟脑丸的味道里,滚出张泛黄的发票——三年前买冲锋衣的票据,日期是他原定飞往巴黎的前一天。那件藏青色的冲锋衣,吊牌还没拆,袖口绣着三个缩写字母,是他和啊玉、林婉清名字的首字母。

手机在这时亮起,苏芮发来张照片:北高峰的晚霞,配文“今天的光线,适合存档”。紧接着是林婉清的消息,只有张图:啊玉蹲在塞纳河边,手里举着块画板,上面画着三个小人,在雪山下勾着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咖啡馆的钟摆 钟华最终还是去了那家咖啡馆。

林婉清说啊玉在靠窗的位置,他推开门时,风铃叮当作响。啊玉正对着电脑打字,侧脸的轮廓在夕阳里柔和得像幅水彩,手腕上的银手链随动作轻晃,和林婉清的那串是一对。

“你居然真的来了。”啊玉转过头,眼睛亮得像当年在宿舍楼下,举着录取通知书喊他名字的时候。桌上放着两杯拿铁,拉花是歪歪扭扭的笑脸,和大学时在食堂偷拿的番茄酱画的一样。

“婉清说你在纠结。”啊玉搅着咖啡,泡沫在杯沿堆成小山,“其实我们都知道,你不是怕选错,是怕选了之后,对不起没选的那条路。”他从背包里掏出个相框,里面是张打印的照片:青海湖边的三人,被后期加上了巴黎圣母院的背景,雪山和玫瑰窗在画面里奇异地和谐。

“苏芮是个好姑娘。”啊玉忽然说,“婉清看过她朋友圈,说她拍的晚霞,角度和你大学时一模一样。”钟华的手指在相框边缘摩挲,忽然想起苏芮昨天说的话:“我爸退休后总说,年轻人才问对错,成年人只问愿不愿意承担后果。”

咖啡馆的钟摆敲了七下。啊玉起身时,把本速写本推到他面前:最后一页画着三个人在草原放风筝,风筝线连成个心形,旁边写着“欠你的旅行,随时补”。钟华合上书时,听见啊玉说:“下周我们去普罗旺斯,你要是来,还能赶上薰衣草花期。”

五、晨光里的抉择

钟华是在整理母亲的药盒时,忽然想通的。

白色药瓶上贴着便利贴,母亲的字迹歪歪扭扭:“每天三次,饭后吃。”他想起苏芮在医院帮着核对用药清单时,认真得像在看合同;想起啊玉在朋友圈发的烤面包照片,配文“记得钟华不吃黄油”;想起林婉清总在换季时发来的天气预报,末尾总加句“多穿点,你老爱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