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集:拼图的角(第2页)

没想到才过五年,草图上的样子就真的成了眼前的工作室。去年搬家时,钟华特意把这个铁盒子带了过来,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想什么呢?”钟华走过来,手里拿着块干净的布,正擦着林婉清的画架。

“没什么,”啊玉把书放进柜子,“就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钟华“嗯”了一声,抹布在画架的木纹上打着圈。“她走之前说,培训的地方离青海湖不远,”他忽然开口,“说那边这个季节的候鸟开始往北飞了。”

啊玉愣了愣,随即笑了。他想起青海湖那张三人影子重叠的照片,当时林婉清非要站在中间,说这样影子就像个完整的太阳。那天的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钟华却固执地要等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才肯走,结果最后三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回去后集体感冒,林婉清还笑说这是“高原给的勋章”。

“等她回来,再去一次?”啊玉问。

“好。”钟华的回答很轻,却很清晰。他把抹布叠好,放进洗手池,水声哗啦啦地响,在安静的工作室里显得格外分明。

下午三点,啊玉接到林婉清的电话,背景音里夹杂着火车进站的广播声。“我到啦,”她的声音带着点雀跃,“你们猜我在车站看到什么?有个老爷爷在卖糖画,画的龙跟你上次拍的那条锦鲤一模一样!”

“是不是比我拍的糊?”啊玉笑着逗她。

“才不,”林婉清哼了一声,“对了,我的绿萝记得转花盆,还有啊玉,别总熬夜修图,钟华你盯着点他。”

“知道了,”钟华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旁边,伸手接过啊玉手里的手机,“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随时打电话。”

“知道啦钟大管家,”林婉清在那头笑,“挂了啊,我要去拿行李了,这边的风好大,跟青海湖边似的。”

电话挂断后,钟华把手机还给啊玉,屏幕上还停留在通话界面。啊玉看着那个“婉清”的联系人头像——是他们仨在青海湖边的合照,林婉清站在中间,一手挽着一个人的胳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她倒是适应得快。”啊玉把手机揣回口袋。

“她一直这样。”钟华说。他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温水,递给啊玉,“下午有个客户要来看样片,记得把上次拍的那组古建筑照片整理出来。”

“知道了。”啊玉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

整理样片的时候,啊玉发现自己的相机电池没充满。他皱了皱眉,记得昨晚明明插上充电器了。正准备去拿备用电池,却看到钟华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块满电的电池,递了过来。

“早上看你没充好,换了块。”钟华说。

啊玉接过电池,塞进相机里,开机时屏幕亮起来的瞬间,他忽然想起林婉清临走前说的话:“你们俩啊,就像齿轮,一个转了,另一个肯定跟着动,就是嘴硬,不肯承认。”

当时他还反驳说,明明是钟华总爱管着他,连喝多少水都要念叨。现在想来,好像确实是这样。他喜欢熬夜修图,钟华就总会在他的桌上放一杯热牛奶;他拍照片时总爱忘记带备用电池,钟华的包里就永远备着两块;甚至连他不爱吃青椒,每次外卖点番茄炒蛋,钟华都会默默把青椒挑出来,堆在自己碗里。

而他呢?会记得钟华的手表慢了五分钟,每天早上趁他冲咖啡时偷偷调准;会记得钟华看文件时喜欢喝不加糖的黑咖啡,每次买咖啡豆都会特意挑那种;会记得钟华怕镜头闪着眼睛,所以试拍新镜头时,总会故意放慢快门,让他有时间眨眼。

这些细小的习惯,就像齿轮上的齿牙,不知不觉间就咬合在了一起,转得自然而然。

客户来的时候,钟华正在和对方沟通照片的细节,啊玉坐在旁边,翻看着样片。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钟华的侧脸上,他说话时的语气很温和,和平时开会时的严肃样子完全不同。啊玉忽然想起林婉清说过,钟华只有在谈论和他们有关的事情时,才会有这样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