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六大控股(第2页)
这还是因为他们募资的资金准备并购三家略逊色的竞争对手,市场很看好一家独大的龙基绿能。
这家公司,夏小天随便查点资料就看到了,7月19日大A指数暴涨了一倍,终于超过了2000点,借助这波牛市,上市后总股本16亿股的龙基绿能,股价站稳了八块钱,市值达到了130亿。
这家他家累计氪金15亿美金的的企业,居然是平价上市。是的130亿rmB,折算成美金,就是15.7亿美金。
考虑到上市借壳成本,他们实际上没赚钱。
再加上上市后,两大信托集团成立阳光(新能源)控股,持股61%,这是未来方便二次在港股上市设计的。如果港股上市增发20%新股,刚好稀释后,就是49%。然后是就是大股东夏知秋,董事长,持股10%,夫人,副董事长夏如姬持股5%。
三大机构联手持股76%。剩下20%用于募资,流通在市场上,还有4%是员工获得的股励期权。
毕竟他们哪怕再大的功劳,在两口子氪金15亿美金前,也很难不被稀释成弟弟。
阳光控股的股权,也是香江的信托A持股40%,狮城的信托B持股30%,夏知秋持股15%,夏如姬持股10%,夏小天持股5%。
由于是家族100%持股,并且是不上市企业,可以不公布持股比例。外人也很难查清楚这些股权结构。
更何况,专业的法务股权架构师们实际上会把这简单的控制模式,搞得更加复杂。
夏小天知道内情,才能拨开迷雾看到核心内容。
然后是金融公司的盛夏控股集团的整合,成立了盛夏金服集团,下设盛夏投资,盛夏银行和盛夏证券三大部。
这家公司,短期内压根不会上市。
股权结构类似,母公司盛夏控股,持股盛夏金服的股权62%;董事长夏知秋个人持股20%,副董事长夏如姬持股15%,还有3%干股,属于团队。金融公司职员,往往没有科技公司的职员那么喜欢持有公司股票,因为公司很多合法不合法的东西,套路,他们太熟悉了,很担心大老板一个不小心就去了大牢。所以,你给他干股也好,流通股也好,都不如直接给他们现金来的务实。尤其是你这公司短期还不上市,还经常要增资扩股,股权变得过于繁琐复杂了。
夏小天不持股,但控制62%股权的盛夏控股,却跟着持股5%。剩下四个股东累计持股95%。也就是两家信托,两个独立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