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蜜糖里的玻璃渣与“磐石”的应对(第3页)
执法人员仔细检查着健康证,又翻看着苏青提供的电子支付截图(主要是绿豆、糯米粉等基础原料),眉头依旧没有舒展。他走到操作台前,拿起一块王婶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用于试验配比的生豆沙团,凑近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
“这是什么?”他指着旁边不锈钢盆里那散发着惊人甜香的、深琥珀色的饴糖浆。那颜色和香气,太过特殊。
“这是我们……我们偶然得到的陈年麦芽饴糖,是这次新点心试验用的原料。”鹿玖走过来,解释道。他留了个心眼,没提地下室,只说“偶然得到”。
“陈年饴糖?”执法员眼神锐利起来,“来源呢?有没有检验报告?这种不明来源的原料,也敢用在食品里?食品安全法怎么学的?”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严厉。
角落阴影里,刀疤强脸上的阴笑更浓了,似乎等着看更大的笑话。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仓库里有些压抑的空气。
“此糖,性温平,味甘醇,乃五谷精华自然凝练,辅以岁月沉淀而成。其气通脾肺,其味和百草,乃食补养身之上品。非‘不明’之物。”
众人循声望去。
李如玉不知何时已从地垫上站起,缓步走了过来。她依旧穿着那身月白的练功服,身姿挺拔如修竹,脸色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阳光穿过高窗,落在她身上,带着一种不染尘埃的清冷。
她走到执法员面前,目光平静地迎上对方审视的眼神,没有丝毫闪躲。那眼神里的沉静和笃定,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那执法员严厉的气势都不由得微微一滞。
“至于环境卫生,”李如玉的目光扫过正在强力抽风的排气扇,扫过清理干净、撒了石灰消毒的工坊地面,扫过角落里堆放整齐、等待安装的新水管和瓷砖,“陋室初立,百废待兴,自当勤拂拭,不使惹尘埃。改造之图,尽在此处。”她微微侧身,指向苏青平板电脑上那份简陋却清晰的“磐石工坊改造规划图”。
她的用词带着一种古韵,却精准地表达了意思:糖是好东西(解释了来源和性质),地方是刚起步正在改造(展示了规划和行动),态度是积极认真(“勤拂拭”)。
没有辩解,没有哀求,只有陈述事实的平静和一种近乎理所当然的坦荡。
那位刻板的中年执法员看着眼前这个气质独特、言语不凡的女子,又看了看她指着的规划图,再闻着空气中那实在不像劣质食品能散发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甜香,脸上的严厉之色终于松动了一些。他身后的两个年轻执法人员也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被李如玉这份从容的气度影响。
“规划……有总比没有强。”执法员清了清嗓子,语气缓和了些许,“但是!无证加工和销售,这是红线!在取得相关许可之前,所有成品必须封存!不得流向市场!原料来源,尤其是这个‘陈年饴糖’,必须提供合法可追溯的证明!环境卫生必须尽快按规划整改达标!我们会持续关注!下次再来,如果还是这样……”他没说完,但警告意味十足。
“明白!我们一定严格遵守规定,加快整改和办证!”鹿玖立刻保证道,心中一块石头稍稍落地。这第一关,算是险之又险地暂时过了。
执法人员做了详细记录,给那几坛饴糖和刚蒸好的“琥珀流心糕”试验品贴上了封条,又交代了几句,才转身离开。
仓库门关上,隔绝了外面刀疤强那变得有些悻悻然的目光。
仓库内一片安静。王婶看着被贴了封条的宝贝糖和糕点,心疼得直抽抽。苏青看着平板上还在不断冒出的恶意差评,眉头紧锁。
鹿玖走到李如玉身边,低声道:“谢了。”刚才她那番话,时机和分寸都拿捏得极好,无形中化解了最尖锐的质疑。
李如玉的目光扫过被封存的坛子和糕点,又看向门外刀疤强消失的方向,最后落在鹿玖身上,声音清冷依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宵小伎俩,污言秽语,乱人耳目。破之易,然其根在暗处,如附骨之疽。当断其爪牙,清其巢穴,方可靖平。”
她没有说具体怎么做,但那平静话语下蕴含的果决意味,却清晰地传递出来——被动防守,只会疲于奔命。要解决问题,就得找到源头,主动出击!
鹿玖看着李如玉沉静的侧脸,再看向苏青屏幕上那些恶毒的差评,以及被贴了封条的“琥珀流心”,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磐石,不仅在于稳守,更在于该出手时,雷霆万钧!刀疤强?是时候让他知道,踢到铁板是什么滋味了。他拿出手机,翻找着老王叔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