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晨光与涟漪(第2页)
办公区里已是忙碌的景象。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低低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活力和干劲。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CBd景色,窗台上几盆绿植生机盎然。几个看到他们的员工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背,眼神里带着敬畏和好奇——对鹿玖这位年轻有为的老板,更对那位气质卓绝、眼光犀利得可怕的“林顾问”。
秦海已经在会议室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立刻迎上来:“鹿总,林顾问,这边请。瑞丰国际的赵总和他们的运营总监王小姐在里面了。”
会议室内,两位穿着职业套装的男女已经就坐。看到鹿玖和李如玉进来,立刻起身。
“鹿总,久仰大名!这位一定是林顾问了,幸会幸会!”那位姓赵的中年男人热情地伸出手。
鹿玖沉稳地与之握手寒暄。李如玉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掠过两人,随即在主位旁的位置坐下,姿态自然流露出一种无形的掌控感。鹿玖坐在她另一侧。
会议开始。赵总和王总监开始介绍他们瑞丰国际在北美和欧洲的仓储物流布局、时效保证和成本优势。鹿玖听得认真,不时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李如玉则大部分时间都沉默着,偶尔端起手边的白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她的目光落在对方展示的ppt上,看似随意,但每当对方在关键数据或合作条款上语焉不详或试图模糊重点时,她那清冷的视线便会淡淡地扫过去。
“……所以,基于我们的规模和效率,这个服务费比例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赵总信心满满地总结道。
鹿玖正要开口,李如玉却放下了茶杯。瓷器与桌面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不大的声音,却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到她身上。
“赵总,”李如玉开口,声音清冽,如同山泉击石,“贵司北美东岸仓上季度因劳工纠纷导致的平均延误率,具体是多少?贵方ppt上标注的‘行业领先时效’,对标的是哪几家同行?具体数据支撑?”她语速平稳,问题却精准地直指对方话语中刻意回避的痛点。
赵总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旁边的王总监也明显有些措手不及。
“呃…这个…”赵总额头微微见汗,“林顾问真是细致。关于东岸仓的延误,是个别情况,已经妥善解决,数据我们内部有详细报告,稍后可以补充…”
“补充就不必了。”李如玉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合作,贵在坦诚。‘磐石’的客户对时效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个别情况’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她目光转向王总监,“王总监,烦请提供贵司近三个季度主要区域仓的实际运作数据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入库时效、出库时效、异常处理时效、破损率、以及对应的第三方审计报告。口头承诺,远不如白纸黑字的数据可靠。”
王总监被那清冷的目光看得心头一凛,下意识地点头:“好的,林顾问,我们…我们回去整理一下,尽快提供。”
会议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鹿玖适时开口,将话题引向具体的操作流程和系统对接细节,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但经过李如玉刚才那番敲打,瑞丰的人明显收敛了许多,态度也务实了不少。
会议结束时,赵总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勉强了,握着鹿玖的手连声说:“鹿总,林顾问,真是…真是专业!我们一定尽快把详细数据补充过来,期待后续深入合作!”
送走客人,秦海忍不住对李如玉竖了个大拇指,由衷道:“林顾问,您刚才那几下,太解气了!这帮人,不敲打一下就想蒙混过关。”
李如玉神色平淡:“商道如兵道,知己知彼,不可轻信虚言。”她转向鹿玖,“后续数据,务必核实清楚。”
“明白。”鹿玖点头,看着李如玉的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暖意。有她在,很多潜在的坑都能被提前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