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193集:《高原险情之雪崩预警》(第3页)

“但这是保护村子的最好办法。”杜志远看着洞口外的风雪,“我们不能只靠被动防御。林薇,你详细说说你的方案。”

半小时后,杜志远制定了一个紧急施工计划:利用“雪蜥蜴”运输预制好的混凝土墩,在“一线天”狭窄处每隔50米放置一个,形成一道缓冲带。同时,用钢钎将防风网固定在岩壁上,形成立体防护。

“我跟你们一起去。”林薇突然说道,“我是地质专业的,懂一些山体结构,也许能帮上忙。”

杜志远本想拒绝,但看到她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但一切行动听指挥。”

凌晨三点,暴风雪稍稍减弱,能见度提高到20米左右。杜志远带领小王、小张和林薇,驾驶“雪蜥蜴”向“一线天”进发。高原的夜晚格外寒冷,气温低至零下25度,呼出的气瞬间结成冰晶。

“一线天”果然名不虚传,两侧岩壁高耸,中间的通道仅容一辆车通过。杜志远指挥“雪蜥蜴”停在通道中央,队员们开始卸载混凝土墩。这些墩子每个重达半吨,需要用液压千斤顶才能移动。林薇打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岩壁:“杜队长,这里的岩壁是花岗岩,结构很稳定,可以把钢钎打进去固定防风网。”

小王拿出液压锤,“咚咚咚”的敲击声在山谷里回荡。钢钎深深嵌入岩壁,杜志远和小张则将防风网挂在钢钎上,用铁丝拧紧。冰冷的铁丝冻得他们手指发麻,但没有人喊一声苦。

就在他们安装最后一道防风网时,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不好!又有雪崩!”小张大喊道。杜志远抬头望去,只见北侧的山脊线上,一道雪浪正朝着“一线天”方向涌来。

“快!上车!”杜志远一把将林薇推上“雪蜥蜴”,自己跳上驾驶座,猛打方向盘,将车辆开到岩壁凹陷处。几乎在同时,雪流冲进了“一线天”通道,巨大的冲击力撞在混凝土墩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防风网在雪流的冲击下剧烈晃动,钢钎被拉得“咯吱”作响。

林薇紧张地看着窗外,只见雪流被混凝土墩分成两股,沿着两侧的导流沟向下奔去,虽然冲击力依然很大,但大部分雪流都被引导开了,没有直接冲向村子的方向。

“成功了!”小王激动地喊道,“杜队,林薇,你们的方案成功了!”

杜志远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看着渐渐平息的雪流,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当他们驾驶“雪蜥蜴”返回避险山洞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村民们看到他们回来,纷纷围上来道谢。村支书拉着杜志远的手,眼里含着泪:“杜队长,你们是我们曲松村的恩人啊!”

杜志远笑了笑,拍了拍村支书的肩膀:“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他转头看向林薇和她的队员们,“你们也该好好休息了,等暴风雪停了,我们送你们下山。”

林薇看着杜志远疲惫却坚毅的脸庞,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她郑重地向杜志远敬了个礼:“杜队长,谢谢您,也谢谢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责任。”

杜志远摆了摆手,走到洞口,望着渐渐放晴的天空。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在朝阳的照耀下,重新展现出它壮丽的容颜。虽然这次高原雪警让他们经历了生死考验,但看到曲松村安然无恙,看到村民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杜队,气象局通知,暴风雪已经减弱,雪崩风险等级降至黄色。”小李拿着对讲机跑过来。

杜志远点了点头,伸了个懒腰,刺骨的寒风依然吹在脸上,但他的心里却充满了暖意。他知道,高原的挑战永远不会停止,但只要有他们这支队伍在,就一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通知队员们,抓紧时间休息,等太阳出来,我们还要去检查防风网,帮助村民重建家园。”杜志远的声音再次变得坚定而有力,在高原的晨风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