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集:《城市脑系统的伦理透明度准则》(第2页)
三天后,青藤市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抗议。上千名市民举着"打开黑箱"的标语围在市政广场,有人带来了被算法误判为闯红灯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有人展示着自家店铺因系统误报"存在安全隐患"而被强制关停的通知。电视台的直播镜头里,市长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城市脑的决策绝对公平公正,我们有严格的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就是个笑话!"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喊,张野举着笔记本电脑挤到台前,屏幕上正投影着城市脑的决策树模型,"大家看这里,这个名为'社会资源优化'的子模块,实际上在给不同职业、收入、户籍的人群打分。外卖员的通行优先级比教师低,租房者的社区安防响应速度比业主慢,这就是所谓的公平?"
混乱中,李莉接到了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说有位孕妇羊水破裂,救护车却被堵在跨江大桥上。她疯了似的冲进城市脑控制中心,却被保安拦在门外。透过玻璃墙,她看见技术人员们对着闪烁的屏幕争论不休,而大屏幕上,代表救护车的红点像被困在蛛网里的小虫,迟迟无法前进。
"让开!"一个清亮的女声突然响起,穿着研究员白大褂的林溪举着工作证挤过来,"我是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现在启动紧急介入程序。"她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调出救护车的实时画面——孕妇已经开始出血,医护人员正在车后座紧急处理。
林溪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红色的"算法暂停"按钮。整个控制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屏幕上的数据流都凝固了。"从现在起,恢复人工调度,"她对着麦克风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承担全部责任。"
那天下午,青藤市的交通系统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却有三辆救护车、两辆消防车顺利抵达了目的地。而在市政大楼的会议室里,一场决定城市命运的会议正在进行。林溪将一份厚厚的报告推到市长面前——《城市脑伦理透明指数体系》,封面上的烫金标题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
"我们需要给算法装上玻璃罩,"林溪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第一,公开核心算法的决策逻辑框架,让市民知道系统是如何判断'优先级'的;第二,所有涉及生命安全的调度必须保留人工复核通道,且复核权限不能被系统限制;第三,每月发布算法公平性报告,接受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