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370集:《生物样本库的伦理共享协议》(第2页)

“陈,你们中国的‘北斗基因库’是怎么做的?”阿德巴约把一杯咖啡推到他面前,“我们国家的艾滋病样本被欧洲公司拿去开发疫苗,专利费赚了上百亿,而我们国内的感染者连基础药物都买不起。”

陈默翻开报告,其中一页贴着刚果盆地雨林部落的照片,和林岚发来的卡鲁族村落惊人地相似。“我们建立了‘伦理溯源系统’,”他指着手机上的区块链界面,“每个样本都有电子身份证,记录捐赠者的授权范围、使用记录和收益分成。上个月,我们用肝癌样本的商业收益在甘肃建了两所肝病防治中心。”

会议主持人敲了敲话筒,全场逐渐安静。 helix 公司的法务代表走上讲台,身后的大屏幕展示着一张世界地图,非洲、南美地区被标上醒目的红色。“根据现行国际法,生物样本属于‘人类共同遗产’,”他推了推眼镜,“限制样本流动就是阻碍医学进步。去年,正是因为非洲疟原虫样本无法及时共享,导致疫苗研发推迟了六个月。”

台下响起一阵骚动。阿德巴约猛地站起身:“‘共同遗产’不能成为掠夺的遮羞布!当欧洲公司用我们的基因赚大钱,却连疫苗都不肯降价卖给我们时,这到底是谁在阻碍进步?”

争论声中,陈默的手机震动起来。林岚发来一组照片:瑞士实验室的公告栏上,卡鲁族少年的基因序列被标注为“新型抗疟基因来源”,而开发出的疫苗定价为每剂120美元——相当于当地居民三个月的收入。照片下方附着一句留言:“他们甚至没告诉他,他的血液可能拯救世界,却救不了他自己的族人。”

三、卡鲁族的抉择

雨季结束后的亚马逊河畔,卡鲁族的吊脚楼被晒得泛出浅棕色。林岚站在长老的屋前,看着少年用砍刀劈开棕榈叶,他臂弯上的疤痕已经淡成浅粉色。三个月来,抗疟疫苗的消息像野藤一样传遍部落,有人说他们的血液变成了白人的钱,有人则拿着从镇上换来的报纸,指着上面“非洲疟疾死亡率下降”的标题默默流泪。

“林医生,”长老用削尖的树枝在泥地上画着什么,“我们的祖先说,血液里藏着灵魂。如果把灵魂卖给别人,我们会变成没有根的树。”

林岚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 helix 公司的疫苗销售数据:发达国家政府采购价80美元,发展中国家120美元,而研发成本早已通过专利费收回。“根据国际公约,你们有权获得收益分成。”她指着屏幕上的数字,“如果按样本贡献比例计算,部落每年能拿到至少20万美元,可以建学校、修诊所。”

少年突然开口,他的葡萄牙语带着浓重的口音:“我妹妹去年死于疟疾,她的血也被你们拿走了。如果钱能让别的孩子活下去,为什么不呢?”

长老沉默地看着河对岸,那里的雨林正在被焚烧,浓烟在蓝天上拖出长长的尾巴。“十年前,石油公司也说会给我们钱,”他缓缓开口,“他们挖走了地下的油,留下了污染的河。现在我们的孩子不敢喝水,只能喝你们带来的瓶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