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妍熙 作品
第126章 共振诗篇的胎动(第2页)
"这是高维文明给予的新谜题。"林璃启动熵频共鸣仪的逆向解析模式,仪器表面的金色纹路突然组成类似乐谱的符号系统,"如果说之前的高维共鸣是打破观测枷锁,那么这次的量子诗行或许在指引我们成为宇宙叙事的共同创作者。"她大胆提出设想:利用星痕学院收集的文明记忆库,将集体意识转化为可投射至高维空间的谐波诗篇。
计划立即遭到部分文明的反对。机械文明的逻辑中枢发出警告:"将意识数据化并注入高维空间,可能导致文明特性的同质化。"而新生的能量生命体族群则担忧:"这或许是高维存在新的控制手段。"林璃调出高维星图中的部分片段,展示了无数平行宇宙中文明因拒绝共鸣而走向熵寂的画面。
"我们不是在屈从,而是在进化。"林璃将人类探索星空的千年历程转化为动态谐波,"就像远古人类学会用火不是为了被火焰掌控,我们掌握高维共鸣是为了谱写属于自己的宇宙诗篇。"她提议先进行小规模实验,选取星痕学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二位学者,将他们对文明、艺术、科学的理解编织成量子诗章。
实验在银河系与三角座星系的暗物质间隙展开。林夏的舰队构建起环形能量屏障,液态星光战甲的维度共鸣形态化作十二道光谱桥。当十二位学者的意识谐波注入星图,整个空间开始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结构。那些曾在微型宇宙中诞生的生命形态突然汇聚,化作穿梭于维度之间的信使,将诗章传递至高维空间。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维空间传来的回应并非波动或影像,而是一首由无数文明记忆碎片拼凑而成的复调长诗。诗中既有人类对爱情的咏叹,也有机械文明对完美算法的追求,更包含着尚未被发现的宇宙文明的哲思。这些碎片在量子层面产生共鸣,在三维宇宙中具象化为漂浮的星环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