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熵之诗与永恒变奏(第2页)
当改良版的叙事滤波器启动时,整个银河系的量子网络再次泛起涟漪。滤波器不仅捕捉到了熵增脉冲的源头,还解析出一段来自未知维度的信息:"所有创作终将归于混沌,这是永恒的定律。"这段信息以一种超越语言的方式传递,每个接收者都能在意识深处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绝望与冷漠。
"它们在否定我们的存在意义。"林璃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波形,发现其频率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产生诡异共鸣,"这些高维存在似乎认为,所有文明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都将被熵增吞噬。"她提出新的设想:既然熵增是宇宙的必然趋势,那么能否通过创作新的物理法则,赋予熵增新的意义?
林夏带领舰队深入熵值最高的区域进行探测。在一片正在消亡的星云中,他们发现了一组由暗能量构成的巨型乐谱。这些乐谱与之前遇到的高维竖琴不同,每个音符都散发着死亡的气息,仿佛在记录宇宙的终局。舰队成员的意识突然被接入一段记忆:在某个废弃的宇宙版本中,文明们曾尝试对抗熵增,最终却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这是警告,也是启示。"林夏将这段记忆传回星痕学院,"或许我们不该试图阻止熵增,而是要找到与之共存的方式。"他提议,将文明的创造力注入熵增过程,让无序的能量流动转化为新的艺术形态。
银河议会经过激烈讨论,决定发起"熵之诗"计划。各个文明将自己对生命、时间、存在的理解转化为谐波,通过叙事滤波器注入熵增区域。机械文明贡献了能够自我进化的算法诗篇,能量生命体释放出蕴含混沌美学的波动,人类文明则将从古至今的文学艺术精华编织成多维叙事。
随着谐波注入,奇迹开始显现。原本正在消散的星云重新凝聚,分解的能量流形成绚丽的光带,随机短路的晶体城市焕发出新的几何美感。熵增不再是单纯的毁灭过程,而是成为了宇宙创作的一部分。那些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暗能量乐谱,在文明谐波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为记录新生的乐章。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林璃和林夏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他们在熵增区域的核心,找到了一扇由反熵能量构成的门。门后是一个超越时空的领域,无数废弃的宇宙草稿在这里以实体形态存在。每个草稿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熵增实验,有些宇宙在瞬间达到热寂,有些则通过文明的创造力实现了永恒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