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羚庭 作品

第124章 灵能引擎震 核心警告来(第2页)

此时光轮骤缩为幽蓝一点,黑影从中升起——其形非烟非雾,似墨染苍穹却透着水晶质感,边缘流淌银河星屑,中央凝着更深的黑暗如瞳孔,扫视三国营地时,云气凝结成无数流泪眼瞳,与黑影瞳孔遥相呼应。

第三节 影啸惊魂 精神冲击乱三军

黑影悬浮浮城之巅,威压如昆仑积雪压在三军心头。赵云忽觉寒气自脊椎窜入脑海,眼前闪过银甲人跪地残像,耳边响起混着古篆与龙吟的咆哮:“外……来……者……”那声音非入耳,而是在灵魂深处炸响,令他忆起长坂坡七进七出时,怀中阿斗啼哭与曹军喊杀同时灌入脑海的窒息感,枪尖竟不受控地划出螺旋纹。

魏营中,曹昂猛地捂头,铁盔被无形之力挤压变形,发出刺耳呻吟。虎豹骑突然失控:或挥刀自伤,在甲胄刻螺旋纹;或跪地叩拜,额头撞出星图刻痕。张合急挥长枪击地,枪尖迸火星:“此乃妖法!咬舌抗之!”然他甲叶震颤不止,眼前不断闪过官渡之战中,同乡士卒从血泊站起指问“为何独存”的幻象,枪杆竟被握出指痕。

江东水寨内,陆逊佩剑“松风”自行出鞘指向黑影,剑身划磷火般光痕。水师士兵纷纷扑倒,兵器落地声中,有人哭嚎撕扯甲胄:“海鬼拖我归墟!”亲卫队长抱陆逊腿,瞳孔散大:“黑影声似亡母摇篮曲,却是丧歌调子!”陆逊咬破舌尖,见剑中倒影扭曲成黑影轮廓,剑柄“松风”二字竟渗出血水。

天工阁内,黄月英呕出心血,血珠凝冰晶,表面刻黑影瞳孔螺旋纹。马钧共鸣仪炸裂,齿轮如暗器嵌入梁柱,一枚齿轮钉入《遁甲天书》,将“天工开物”劈为两半,书页间渗出墨色汁液,在地面聚成“魂”字。“精神冲击!”马钧拭血,袖口盘扣崩落排成“魂”字,“此力堪比十万大军攻心!”

黑影瞳孔骤缩,更强精神波动如海啸扩散:蜀营信号火箭倒射引燃粮草,火中现银甲人挥光剑斩兵;魏营投石机转向砸毁了望塔,塔基骨殖震出排成“归”字;江东楼船锚链崩断漂向浮城,“吴”字旗燃,火中溺亡水兵朝黑影叩首。

诸葛亮中军帐内抚琴,七弦逐一绷断,最后一弦断时,琴身浮现黑影轮廓,边缘渗墨绿色汁液,滴在《出师表》上蚀空“兴复汉室”。“丞相!”姜维撞门,见诸葛亮额角青筋暴起,却以断琴撑身,“各营飞鸽传书混乱,几欲自相残杀!”诸葛亮拾断弦,弦上寒意如蛇信:“传令血书明志,关闭通讯,违令者斩。”

第四节 逆鳞预警 古语残响藏同源

黑影第三次发出精神波动,古篆如洪钟回荡:“勿触逆鳞,归位者……未……竟……”“竟”字未落,浮城核心幽蓝光芒暴涨如万星爆发,吞没黑影。祁连冰川断裂,露出冰层下星图石壁,纹路与浮城城砖无二,其中一道蜿蜒至山脚,竟与蜀营粮道重合,石壁渗出的冰水在地面汇成“同源”二字。

天工阁残片自行拼接,背面古篆全文显现:“勿触逆鳞,归位者未竟,擅入者……噬。”“噬”字如蛇口,滴下金水聚成微型浮城。黄月英指“归位者”三字,笔尖颤如秋蝉:“公输班《拾遗录》载‘归墟工程’,欲迁失落神城回昆仑母城。黑影或是守护者,‘归位者’即迁徙浮城?”残片金纹突然窜出,在她掌心烙下螺旋印记。

马钧拾共鸣仪残片,上有黑影螺旋纹,纹路嵌半枚齿痕:“此纹与浮城引擎、机械守卫、我军连弩机括共通!左慈师《天机卷》云‘天地机括,同源异流’,莫非三国机关术脱胎于上古神城?”他忆起幼时见周鼎,其饕餮纹与浮城兽首眼瞳竟有七分相似,残片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生出与黄月英相同的印记。

诸葛亮铺开舆图,朱砂圈浮城、昆仑墟、三国都城,三点连线恰合水晶残像迁徙轨迹,中点正是天工阁。“原来如此!”他羽扇点祁连山,“‘归位’或是迁散落神城回昆仑母城,三国城堡恐是神城碎片!”言罢指向许昌,朱砂晕开成螺旋纹,与黑影瞳孔无二,舆图边缘突然渗出银液,勾勒出魏都城墙轮廓,竟与浮城垛口形制相同。

此时浮城隐入云海,三国兵器仍微颤如种无形之种。赵云摸枪尖水晶,里中小人影停转,底部现蚊足古篆:“同源……共鸣……”忆起长坂坡青釭剑劈旗时,旗丝震颤似此,然彼时是杀意,此刻却是……召唤?水晶突然发烫,在他掌心烙下印记,与黄月英、马钧如出一辙。

曹昂望浮城方向,握紧剑柄。父曹操临终嘱“遇不可解物,先毁后研”,然黑影精神冲击可乱三军,此力若为敌用,魏室危矣。他暗令工曹造铅盒封浮城残片,却不知甲胄暗格中,从机械守卫拾得的晶核正悄然发烫,在衬里烙出螺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