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羚庭 作品

第131章 试炼迷书馆 典籍藏玄机(第2页)

虞翻的右门内则浮现出江东万年安宁的幻象:建业城的朱雀航上,孙权称帝的诏书由他手书,虞氏族人世代为相,龟甲占卜从未失误。他抚摸着幻象中自己七旬寿辰的画像,龟甲突然发烫如烙铁——裂纹竟自动排列成"虚妄"二字,甲面渗出的荧光在掌心聚成泪滴。"原来如此..."他猛地咬破舌尖,血滴在龟甲中央,血珠竟化作利剑,将幻象如琉璃般击碎,露出背后的真书架,某本书页上正记载着江东先祖参与封印战犯的血誓,字迹已被岁月浸成深褐,却仍透着凛然正气。

诸葛亮突破左门幻象时,发现通道已变成环形书廊,无数书页在空中排列成他的生平画卷:博望坡的火攻如真似幻,烈焰中竟夹杂着星图能量的蓝光;舌战群儒的场景历历在目,张昭案头的竹简上刻着浮城的星图;唯独缺少五丈原病逝的记载。羽扇轻挥间,某页突然独立成篇,展示着他未病逝而统一三国的场景,丞相府的灯笼竟由星图能量点亮,每一盏都映着"北伐成功"的卦象,灯笼穗子上挂着曹魏、东吴的降旗。"此乃心魔所化..."他闭目不视,默诵《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文气化作利剑,冲散幻象,书页纷纷化作青雾,其中竟夹杂着五丈原的秋风,带着硫磺与星尘的气息。

马钧在中门内的嘶吼传来,诸葛亮疾步赶去,见马钧已被"永动机关"幻象缠成茧状,青铜锁链上刻满他毕生的设计手稿,从连弩改良图到木牛流马详图,甚至包括未完成的飞天翼设计。羽扇注入《诫子书》的精神力,"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八字化作光刃,将茧壳斩裂,露出马钧手中紧攥的半页古籍——上面画着浮城核心的错误结构图,图中能量流向被刻意误导,关键节点标着他熟悉的机关符号。"多谢孔明..."马钧喘息着,额头汗珠滴在书页上,竟晕开一幅星轨图,图中某颗暗星正是他机关术的灵感源头,星旁刻着"勿迷"二字。

虞翻此时已破右门幻象,龟甲指向正北,裂纹如北斗七星,甲面浮现出"寻"字:"幻象虽虚,却藏真路。正北书架第七层,有古籍灵气异常,似含先天道韵,其光如流火。"三人会合时,四周书架突然坍缩,无数书页化作光箭射来,竟在半空组成"贪嗔痴"三魔面孔,每张面孔都说着他们最渴望的谎言,魔口喷出的字句化作实体,缠绕在他们脚踝。

第三节 寻路分歧 卦象算理辩方向

午时的迷书馆核心区域,书架如森林般疯长,每一本书都在尖叫着展示诱惑。虞翻龟甲突然爆响,裂纹贯通首尾,指向西北,甲面腾起白色烟雾:"艮卦象山,止于此地则吉,动则生变,此乃'止戈'之兆。"诸葛亮却以羽扇测算气流,扇面凝结的水汽在空气中画出星图,水汽轨迹竟与浮城地脉走向重合:"西北方书尘沉降异常,每秒递减三厘,恐是幻象枢纽所在,其下必有通路。"马钧突然指着东南方,机械义肢的齿轮疯狂转动,发出警报般的蜂鸣:"看那些齿轮书架!其转动频率暗合猎户座星轨,每七十二息完成一次星图校准!"

三人争执间,虞翻龟甲突然渗出血色,裂纹组成"动"字,甲面蒸腾起红色雾气:"卦象已变!星图位移,速随我来!"他踏碎一本展示"江东覆灭"的古籍,书灰中竟踏出一条荧光小径,小径两侧升起书墙,书页自动翻开形成拱廊,每一页都记载着江东先祖的战史。诸葛亮紧随其后,却见通道两侧书页展示着"街亭不败"的另途,马谡正恭立帐中,眉眼间无半分骄矜,手中捧着的不是地图,而是浮城的封印结构图:"丞相!若当年听某之言,祁山早定,封印亦固..."幻象伸手欲拉,诸葛亮羽扇击出书页,《后出师表》的文气化作利剑,"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字句斩破幻象,书页化作灰烬,露出背后真正的星图。

马钧在东南方发现的齿轮书架果然暗藏玄机,每转动一层书架,穹顶星图便相应移位,齿轮咬合声与星图运转声形成奇妙的和声。他将机械义肢插入某齿轮缝隙,义肢关节处的符文突然亮起,与书架产生共振:"书架即星图,星图即路引!"手指拨动间,某齿轮与浮城核心的能量柱产生共振,发出钟磬和鸣,书架应声裂开,露出暗格中的青铜钥匙。钥匙表面刻着星图与八卦的混合纹路,却在虞翻龟甲靠近时泛起血光,甲面裂纹自动排列成"慎"字:"此乃开启真典之匙,但需以正念催动,稍有偏差便会引动馆内自毁。"

诸葛亮接过钥匙时,钥匙突然化作青蛇,张口咬住他的手腕,蛇信子舔过皮肤,留下星图状的灼痕。他默诵《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化作锁链,青蛇竟化作竹简,上面刻着"迁徙者第一守则"的残篇,字迹由星图能量写成,每一笔都在腕间留下灼热的印记,仿佛先民的血誓渗入骨髓。此时书架突然坍缩成漩涡,三人被吸入中心,望见无数古籍碎片组成先民影像:"迷书馆非藏典,乃藏心也,心正则典明,心惑则典晦,此乃试智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