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羚庭 作品

第165章 三祖再临世 密墟现原躯(第3页)

“子修,用你的星髓之力安抚原躯!”诸葛亮喊道,他发现血色屏障的红光在遇到曹昂的星髓之力时,会微微黯淡,“归位者的装置虽能投射恐惧,却也能被纯净的血脉之力安抚!你的体内毕竟有曹氏血脉,或许能起作用!”

曹昂如梦初醒,他深吸一口气,运转体内的星髓之力,掌心的伤口流出金色的血液,滴落在地上。金色血液与红光接触的刹那,发出“滋滋”的声响,冒出白色的烟雾,红光竟真的黯淡了几分,那些黑影也变得透明了许多。

他走到水晶棺前,这次没有再试图唤醒原躯,而是伸出手,轻轻按在血色屏障上,低声道:“先祖,孩儿知道错了。孩儿不该贪图原躯的力量,更不该忘记您守护华夏的初衷。请您息怒。”

水晶棺的震颤渐渐平息,龙形碎片的红光收敛了许多,原躯的眼皮不再颤抖,嘴角的痛苦弧度也渐渐平复。墙壁上的叛兵影子全部消散,血色屏障缓缓褪去,只留下水晶棺上淡淡的红光,仿佛在警告着什么。

曹昂的脸色苍白如纸,他看着水晶棺中的原躯,心中虽仍有不甘,却多了几分敬畏。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过天真,原躯的力量并非那么容易掌控,也并非为争霸而生。

就在此时,刘备的原躯突然咳嗽了一声,手指微微动了动,胸口的凤形碎片亮起柔和的青光,与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诸葛亮只觉一股暖流涌入眉心,脑海中闪过无数模糊的画面——那是刘备三顾茅庐时的殷切,是赤壁之战时的信任,是白帝城托孤时的嘱托……

“玄德公的原躯……要醒了?”赵云惊喜地喊道,蜀汉的将士们也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第四节 眉心秘痕 孔明身世隐玄机

刘备原躯的咳嗽声打破了石室的死寂,如同一声惊雷,让在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对应的水晶棺。棺体的青光越来越盛,凤形碎片与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记共鸣得愈发强烈,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能量流,如同一条青色的纽带,将两者紧密相连,能量流中隐约可见龙凤图腾在盘旋飞舞。

诸葛亮只觉眉心的印记越来越烫,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印而出。脑海中的画面也越来越清晰——他看到刘备在归位者的引导下,将自己的部分意识注入原躯;看到归位者的科学家在原躯眉心植入“灵魂种子”,说这是未来“三祖原魂转世容器”的关键;看到自己出生时,眉心有一个淡淡的印记,母亲说那是“文曲星下凡的标志”;看到自己隐居南阳时,常常梦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醒来后却又模糊不清……

“这是……什么?”诸葛亮捂着眉心,声音因震惊而颤抖。这些画面太过真实,绝非幻觉,它们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被尘封的角落,让他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刘备的原躯眼皮缓缓睁开,露出一双与克隆体截然不同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迷茫,只有洞悉一切的智慧与沧桑,目光直直地看向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孔明……吾等……等你很久了……”

“玄德公?”诸葛亮难以置信,原躯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他的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血脉相连的亲切感,“您……认识我?您的原躯……为何与我产生共鸣?”

“吾之意识……与原躯相连……”刘备的原躯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在诸葛亮的心湖中激起千层浪,“归位者曾预言……三祖原魂无法完全苏醒……需借一人之身……合三为一……方能驱动创世火种……”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眉心,又看向诸葛亮的眉心,两道印记在青光中遥相呼应,“那印记……是归位者的‘灵魂容器’标记……你是……吾等三祖原魂的……转世容器……”

“转世容器?”诸葛亮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一步,手中的羽扇“啪”地掉落在地。这个结论太过震撼,让他头晕目眩,“这不可能!我是诸葛亮,琅琊阳都人,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长大,与三祖原魂何干?我有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思想,怎么可能是……容器?”

曹操的原躯不知何时也睁开了眼睛,赤色的目光落在诸葛亮眉心,细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声音同样在诸葛亮的脑海中响起:“难怪……难怪吾看你如此顺眼,又如此不顺眼……你的身上……有吾等三人的气息……既有玄德的仁厚,又有仲谋的坚韧,还有吾的多疑……归位者这手……玩得够大!”

孙权的原躯同样睁开双眼,碧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声音带着一丝释然:“归位者的星文记载……‘三祖原魂,缺一不可,合则生,分则灭’……他们怕吾等死后,无人能驱动完整的创世火种,便想出了这转世融合之法……孔明,你并非某一个人的转世,而是吾等三人的原魂碎片……融合而成的新灵魂……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合三祖之力,对抗虚视与鹰派。”

这个真相太过震撼,石室中一片死寂,连能量流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赵云呆呆地看着诸葛亮,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哐当”落地,枪尖在地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军师……这……这是真的?您……您是三祖原魂的转世容器?”

诸葛亮的脑海中一片混乱,三祖原魂的记忆碎片与他自己的记忆交织在一起——他既记得自己在南阳耕读的宁静日子,也记得曹操在官渡星战中焚粮的果断,甚至记得孙权在江东治理水军的严谨。这些记忆并非强加,而是本就存在于他的意识深处,只是从未被唤醒。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能轻易解读归位者的星文,为何能与三祖的信物产生共鸣,为何面对三国的纷争,他总能从多个角度思考,因为他的灵魂中,本就融合了三祖的特质。

“难怪……”诸葛亮喃喃道,他想起自己每次为刘备出谋划策时,总会不自觉地考虑到曹操与孙权的反应,仿佛能看穿他们的心思;想起赤壁之战时,他既理解周瑜的苦肉计,又洞悉曹操的多疑,甚至能预测到黄盖诈降的细节;想起自己常常在梦中见到洛阳的繁华,见到江东的水乡,见到西川的险峻,这些地方他从未去过,却熟悉得仿佛故乡。

刘备的原躯温和地说道,声音如清泉般洗涤着诸葛亮混乱的思绪:“孔明,不必惊慌。你仍是你自己,吾等的原魂碎片,只是为了让你能理解三祖的理念,更好地融合创世火种的力量。最终的抉择,仍在你自己。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无人能强迫你。”

曹操的原躯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硬:“少废话!既是容器,便该有容器的觉悟!待双生浮城共振时,吾等会将全部力量传给你,能否驱动创世火种,拯救华夏文明,就看你的本事了!切勿学那些腐儒,因虚名而误大事!”

孙权的原躯补充道,碧眼中带着期许:“那印记会随你对三祖理念的理解而变强……当它完全亮起时,你就能……掌控浮城的终极力量,看清虚视与鹰派的真正弱点。”

话音未落,三具原躯同时闭上双眼,水晶棺重新覆盖上能量屏障,胸口的碎片光芒也渐渐收敛,仿佛从未苏醒过。只有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记,比之前更加清晰,印记中央,有三个细小的光点在缓缓旋转——分别是青、赤、蓝三色,对应着三祖的能量,如同三颗微型的星辰,在他的眉心熠熠生辉。

“军师……”姜维小心翼翼地扶起诸葛亮,他能感受到,军师身上的气息变得异常复杂,既有刘备的仁厚,又有曹操的果决,还有孙权的沉稳,三种特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令人敬畏的气质。

诸葛亮捡起羽扇,神色已恢复平静,但眼底深处仍残留着震撼的涟漪。他看向三具水晶棺,又看了看曹昂与孙权,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威严与通透:“三位主公的话,诸位都听到了。双生浮城共振之日,便是决定华夏命运之时。在此之前,我们需做足准备,尤其是……”他摸了摸眉心的印记,感受着其中流转的三祖能量,“理解这‘转世容器’的真正含义,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曹昂与孙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发现太过重大,它不仅揭示了诸葛亮的身世之谜,也意味着,未来的最终决战,诸葛亮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他们不知道,这究竟是华夏文明的幸运,还是又一场危机的开端。

石室的能量流在此时重新流动,九门的光流通过通道注入石室,在三具水晶棺周围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阵,阵眼正是诸葛亮眉心的印记。印记微微发烫,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直接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响起:“当暗影降临,光明需合三祖之力,方得一线生机。”

诸葛亮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收起羽扇,对众人道:“我们先离开这里,让原躯继续沉睡。待时机成熟,自会再见分晓。”

众人默默点头,跟随着诸葛亮走出通道。石室的石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再次隐藏在瀑布般的能量流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密墟核心的秘密,以及诸葛亮的身世之谜,将彻底改变这场星轨之战的走向,甚至改变整个华夏文明的命运。

正是:

原躯觉醒藏秘辛,孔明身世系苍生。

欲知诸葛亮能否掌控“转世容器”的力量,双生浮城共振时又会发生何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