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羚庭 作品

第174章 镜传百世劫 号承先祖誓

第一七四回 东吴镜传百世劫 水蜃号承先祖誓

第一节 镜显沧桑 甘宁初窥百世功

水蜃号舰腹深处,别有一处幽室,非寻常甲士所能踏足。此地四壁皆为玄铁混以星砂铸就,寒气如千年玄冰,丝丝缕缕沁入骨髓。穹顶垂落百盏鲛人泪珠灯,光芒昏黄如古烛,将一切都染上朦胧的旧色。唯有室中高丈许的玉台之上,悬一面青铜古镜,其径逾丈,边缘蟠螭纹络如活物般流转暗光,纹路深处似有星河蜿蜒,又似有江海奔涌,望之便令人心生敬畏。

镜前立一紫袍大将,正是锦帆甘宁。他身长八尺有余,面如噀血,目若朗星,颔下虬髯根根如铁针。此刻他按剑而立,腰间"断江"古刀的鲨鱼皮鞘在昏光下泛着幽蓝,与他周身那股桀骜不驯的气宇相映。这青铜镜乃是前日归位者遗民所献,言说此乃东吴镇国之宝,自孙权时代便藏于建业地下万载,后随星际迁徙秘藏于水蜃号核心舱室,非天命所归者,纵有通天之力亦难见其真容。

甘宁指尖轻抚镜面边缘,只觉触手冰凉如玉,却又隐隐有脉搏般的温热传来,与水蜃号引擎的轰鸣遥相呼应,仿佛这古镜与巨舰本是一体。他眉头微蹙,正欲细究,忽闻镜面"嗡"的一声轻颤,其上蒙着的千年尘雾竟自行消散,初如轻烟笼水,渐化作江涛拍岸之景——浪涛翻滚间,隐约可见秣陵城郭,朱雀航畔垂柳依依,一紫髯碧眼少年凭栏远眺,身后侍立二人,左为张昭,面如重枣,神情肃然;右为周瑜,羽扇纶巾,风姿俊朗。那少年正是吴主孙权。

只听孙权对着虚空长叹,声如金石相击:"孤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看似风光,实则身负万古之秘。此镜中火种,乃三祖盟友所托,纵历百世轮回,纵迁于星海之外,孤与后世子孙,亦不敢或忘守护之责。"言毕,他取指尖精血一点,那血珠落于镜面,竟化作朱砂色涟漪,涟漪深处有星火点点沉浮,如暗夜渔火,微弱却执着。

甘宁心下骇然,暗道:"吴侯竟有如此秘辛?某随主征战多年,竟一无所知。"正思忖间,镜中景象陡变。秣陵城郭化作星舰舷窗,窗外星河浩渺,亿万星辰如碎金撒落。舱室之内,一银甲吴主正与群臣议事,案上所置青铜镜,竟与眼前之物一般无二。只听那吴主道:"先祖之誓,不仅刻于史册,更铸于水蜃号引擎核心。今日迁徙至猎户座旋臂,远离战乱,正是火种休养生息之时。诸位当谨记,引擎转,则誓约存;火种灭,则东吴亡。"

语未落,镜中忽有一道流光窜出,如箭离弦,直扑甘宁面门。他急欲闪避,却见那流光在眼前化作万千影像:有赤壁火战中,孙权持镜立于楼船,号令水师;有五胡乱华中,吴裔在海外孤岛燃镜照夜,抵御蛮夷;有星际拓荒时,吴主率舰穿越星云乱流,镜中火种忽明忽暗,似要熄灭,却终在吴主泣血祷告下重燃......凡此种种,皆是历代吴主守镜秘辛,前后绵延万载,如走马灯般在镜中轮转,看得甘宁目眩神迷。

"甘将军可知,此非幻梦,乃是东吴百世真迹。"身后忽有苍老之声响起,甘宁回首,见三老者披鲛绡之衣,衣上绣沧海龙腾之纹,面刻螺旋古纹,正是归位者遗民。为首者稽首道:"此镜名唤'轮回镜',藏于建业地下万载,随星际迁徙时秘藏水蜃号中。镜中界藏三祖盟友精魄,名唤海洋归位者,万年前为护苍生,与域外邪魔海战于黑海,最终尽化飞灰。唯余一缕火种寄于镜中,需吴主血脉世代供奉,待与现实火种——也就是水蜃号引擎核心——共鸣之时,方可唤醒其灵。"

甘宁抚镜沉吟,指腹触处,镜面竟微微凹陷,似有弹性。他正欲细问,忽觉镜面温度骤升,那些沉浮的星火骤然炽盛,如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无数银色战纹从镜中渗出,顺着他的指尖攀上臂膀,初如蚕丝裹身,渐有刺骨寒意钻入骨髓。

第二节 镜噬其身 战纹初显两难境

那银色战纹初如蛛丝缠臂,转瞬便化作锁链盘绕,在甘宁臂上游走,所过之处,肌肤竟泛起青铜色光泽。他只觉左臂酸麻,抬臂视之,见那纹路银亮如汞,细观之下,竟与方才镜中孙权先祖战时所显斑纹一般无二——纹络间隐有"吴"字古篆,又似海浪翻涌,端的诡异。

"不好!"归位者遗民中忽有一人惊呼,声如裂帛,"火种感应到将军体内吴将英魂,竟欲强行融合!此乃镜中界之力反噬,若任其蔓延,将军恐将化作无魂之器!"

话音未落,镜面星火已如潮水般涌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交织,将甘宁半个人裹入其中。他顿觉五脏六腑似被寒铁淬炼,又似有烈火焚烧,两种极致的痛楚在体内撕扯。低头看时,胸腹间青铜色光泽愈发浓重,竟如镜面般映出舱顶灯影,连自己的面容都在其上扭曲变形。

"将军!"帐外亲卫闻异响闯入,见此情景皆大惊失色——他们的将军半边身子已化作青铜镜面,脸上战纹纵横,唯有双目仍存几分神采。亲卫欲上前相助,却被归位者以结界拦下。那结界泛着淡蓝色光晕,如琉璃罩壁,亲卫刀剑砍击其上,只闻"叮叮"脆响,竟不能伤其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