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自己要约束自己,不能做一个嗜杀成性之人(第2页)
口口声声说自己不贪的人,那种人是他没本事,无法接触贪字边缘,所以他才说自己不贪。
若是能找到翻译官,自己去时只需蒙着脸,再多带点东西,多去几次,就能将文件翻译出来。
当然绝对不能把整份文件带过去让人翻译,得把文件分成若干部分,前后不搭的拿去翻译,如此这般并会稳妥。
你怕人家翻译后记住内容,再拿去倒卖换取利益,从而暴露自己。这完全不必担心,做翻译官能活到现在的人,精的跟个猴似的。
他自己知道啥事能做,啥事不能做。
如果他脑子有问题,想拿着文件内容去倒卖换取利益。那只会换来两种结果:“一种是他根本找不到愿意购买文件内容的人,一个有成份问题的小老百姓,想接触到上层人士,谈何容易,只会无功而返。”
第二种那就悲催了,在机缘巧合下,让他遇到对文件感兴趣之人,又说不出文件从何而来。
人家只会对他严刑拷问,让他把文件内容全部默写下来,拓印完文件之日,便是他离世之时。
若是他拒绝交代,人家会直接拿他家里人威胁他,如果发展到此种地步,那他就得死全家了。”
人家绝对不会来找自己,一则是,想找也找不到。因为自己去的时候蒙着脸,连帮翻译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找谁去?去哪找?
“二则是,那些人又不是傻子,为何要舍近求远?
明明可以逼问出来的结果,还需要去找其他人吗?
找人有那么容易吗?啥线索都没有,与大海捞针无异。”
而太爷爷他们的想法,既简单又粗暴,直接干掉翻译出文件内容的人,一劳永逸。
这虽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对于自己而言,这办法不咋滴。
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老头,虽然是一拳两拳的事,但是自己要约束自己,不能做一个嗜杀成性之人。
既然翻译官这条路不可取,那只能另寻他处。
还是那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走一步看十步,以后慢慢找呗。
言归正题
太爷爷摆了摆手说道:“这事以后不谈了,你回去把文件处理好即可。明天你没事,就去市里打个电话给铁蛋,让他用火车送点酒来给我们。
咱们村里你爷爷辈的人,还一个也没喝到过虎骨酒,他们都是和你爷爷一起玩泥巴长大的,你见了也得叫爷爷。”
大军拿着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道:“ 好嘞,太爷爷,那我明天早上就去。几位太爷爷,你们家里还缺啥?我回来的时候,一起给你们带回来。”
太爷爷摇头道:“咱们村里啥也不缺,你回来的时候,帮你太奶奶带点针头线脑回来就行。”
大军眼睛滴溜一转,连忙说道:“太爷爷你们家里的那些坏表全部拿来给我,我这次去市里将表拿去国营修表行,让里面的师傅看看是否还能修复。”
几位太爷爷闻言嘿嘿一笑,有福太爷爷说道:“如此甚好,咱们村里一般没人去市里办事,所以这些表一直没人带去市里修理。这次你要去好几天,让你将表带去市里修理也好。我们这几天先将表带来祠堂内,等你回市里时,你将表带去修理。
“好嘞,太爷爷,那我先出去玩会,等吃饭的时候我再回来,”言罢,大军便几步走出祠堂。
随后,来到太爷爷家院里,拿了一个鱼篓和一根竹竿便向着海边走去。
现在地里的活也没剩下多少了,不需要整个村的人去干,海边的人老多了。
到上学年纪的也去上学了,海边全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在钓鱼,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在捡蛏子,螃蟹,海边好不热闹,来来往往有着一二十人。
李家村的小学只教到五年级,大文和大锐读完明年就不用去上学了,每天可以来海边钓鱼。不对不对,算错了,明年开始工会成立,盼海公社会初中教学,两老弟须得将初中读完方可不用上学。
以几十年后的社会规律,自然是学历越高,工作越好,但现在不是几十年后,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读到初中毕业即可,自己对大风暴可是了然于心,宁可让他们在家中栽田种地十多年,也不愿意让他们去抛头露面,显于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