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青龙计划。
韩国覆灭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华夏大地。这并非简单的领土变更,一个存在了数百年国家,就这样被秦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从地图上抹去,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是空前的。
与韩国接壤或邻近的魏、赵、楚三国顿时惊惧交加。
魏国大梁。
魏王在朝堂上接到急报时,脸色变得煞白,冷汗涔涔手中的玉圭差点跌落在地。
韩国与魏国同属三晋,唇齿相依,如今韩亡,魏国便直接暴露在秦军的兵锋之下,成为了下一个最醒目的目标。
最为主要的是,比起其他国家,魏国同样弱小。
朝堂之上,昔日主张合纵抗秦的声音变得微弱而苍白,更多的是弥漫开一种“下一个会不会是我们”的绝望恐慌。
赵国邯郸。。
赵王虽然依仗着名将李牧和赵国尚武的根基,暂时还能维持表面镇定,但朝野上下已是暗流汹涌。
韩国之亡,宛若一声警钟,敲醒了所有还对秦国抱有一丝幻想的人。
主战派的声音得以加强,李牧的边防压力骤增,但与此同时,郭开等接受秦国贿赂、主张妥协的大臣也更加活跃,朝堂之上的斗争愈发激烈。
楚国郢都。
楚国疆域最为辽阔,但内部派系林立,贵族倾轧严重。
楚王听闻韩国灭亡,虽也震惊,但更多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
……
咸阳。
燕丹居住的地方,此时的他,正皱着眉头,手拿一封密报。
于他而言,韩国灭亡消息绝非是隔岸观火的庆幸,而是唇亡齿寒的刺骨冰寒与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韩国的昨天,很可能就是燕国的明天。
“我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行动起来,哪怕希望渺茫,也要为燕国,为自己,搏出一线生机……”
可惜,他身为质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限制。
就在他苦于如何寻找突破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向他投来了橄榄枝。
一场看似偶然的宫廷宴饮,为两人提供了短暂接触的机会。
眼神的交汇,酒杯的轻碰,指尖无意划过案几的细微动作,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悄然达成。
此人便是昌平君。
他身为楚国公子,却在秦国官至丞相,身份尊贵,地位显赫,深得嬴政信任。
但在他内心深处,楚国王室的血脉从未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