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42章 方子谦、书院生活
在古代,书院并没有所谓的课间休息时间。如果学生想要去如厕,只需向夫子请示即可。
这位李夫子曾经是一名进士,曾经在朝中担任官职。
后来他致仕还乡后,受到了王明海的邀请,来到书院任教。
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李夫子仍然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在课堂上,李夫子将自己当年的科考经验和为官之道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并结合当前的时事形势,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如何撰写优秀的文章。
坐在下方的方南听得如痴如醉,暗自赞叹不已,心想这样的水平即使与那些大学教授相比也不遑多让。
讲授中途,李夫子还特意留出时间给学生们提出疑问。学子们纷纷站起身来,积极提问,而李夫子则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由于方南还是个新手,甚至尚未参加过童生考试,因此他安静地倾听夫子和学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
经过整整两个时辰,下午的课程结束了,李夫子并未布置任何作业,便潇洒地离开了教室。
考虑到方南是由山长亲自带入学舍的特殊身份,其他学子们纷纷主动上前与他结识。方南连忙拱手行礼,口中尊称学长。
最年长的是马永昌,蓟州人士,三十五岁,身材高大,方脸浓眉。
最年轻的举人是京城的商贾子弟,李宁山,二十四岁,少年得志,朝气蓬勃。
寒暄过后,学子们纷纷去用晚餐,方南把笔记整理好,放入怀中,也向膳堂走去。
吃过饭之后,方南来到了外公的书房,王明海坐在一把椅子上,手拿一本线装古籍,看得入神。
听到响动,王明海抬起头来,看着方南笑道“南儿来了,今日入学可有心得?”
方南拱手行礼“外公,书院夫子学识渊博,孙儿受益匪浅。”
王明海抬手示意方南坐下“眼下已近腊月,离明春开考只有三个月,你要用心读书”
“外公,现在甲班教授的都是进士科的学业,孙儿还想学习一下举人之前的科考内容”方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明海不由轻手扶额“这倒是老夫疏忽了,忘了你还没有科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