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240章 扶桑求和(第2页)

命令下达,怡土城瞬间陷入了混乱,官员们自己都吓得魂不附体,哪还有心思组织百姓,所谓的组织撤离很快变成了无序的大逃亡。

富户们套上牛车,装上金银细软、绫罗绸缎,带着家丁护院,率先冲出了城门,卷起漫天烟尘。

普通百姓则拖家带口,背着包裹,推着独轮车,哭喊着汇入逃亡的人流。

“快走啊!楚军要来了!”

“他们见人就杀!”

“别带那么多东西了!命要紧!”

“娘!等等我!”

博多城被驱赶出来的难民,形容枯槁、赤脚带血地蹒跚抵达怡土城外时,看到的不是希望中的庇护所,而是同样在疯狂逃亡的怡土城百姓。

“天啊!怡土……怡土也在逃?”

“那我们……我们还能去哪?”

“后面……后面还有楚军追兵吗?”

从博多逃出的难民们本以为到了怡土能歇口气,讨口水喝,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更大的混乱和更深的绝望。

两股逃难的人流汇合在一起,哭嚎声震天,有人体力不支倒毙路旁,无人理会,有人为了争夺一点食物和水大打出手,孩童的哭声被淹没在绝望的洪流中。

同样的场景在志摩城、基肄城接连上演。

领主带着亲信军队和家眷,在使者的催促下匆匆撤离。

留下的官员象征性地喊了几嗓子组织撤离,便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逃亡的队伍。

当楚军的斥候轻骑出现在地平线上时,看到的只有洞开的城门、空荡荡的街巷,以及城外道路上那缓慢蠕动、一眼望不到头的逃亡人潮,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焚烧粮仓的焦糊味。

楚军以博多为基地,留下守备力量,镇国公亲率大军主力,携带着缴获的粮秣和整编的“协从军”,浩浩荡荡地向内陆进发。

一路行来,接连经过怡土、志摩、基肄等城,所见皆是空城废垒,十室九空。

城池中除了少数实在走不动的老弱病残蜷缩在角落等死,几乎看不到人影。

大军兵不血刃地抵达了筑前国较为核心的城池原田城,此城比之前的小城稍大,楚军入城安营扎寨。

镇国公与一众将领在城主府邸内议事,研究斥候送回的有关高良山、熊本方向扶桑军集结的情报,亲兵来报:

“禀大帅!扶桑朝廷使者,左大臣平清盛在城外求见,言奉其天皇之命,前来解释误会,祈求罢兵!”

帐内众将闻言,脸上皆露出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