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290章 视察作坊和枪炮试射(第2页)

方南快步上前,首先拿起一支步枪,入手沉甸甸的,冰冷而坚实。

枪管下方带有一根通条,主要是清洁作用。

方南熟练地扳开机匣后部的击锤,露出枪膛尾部,可以看到里面清晰的螺旋膛线,以及用于容纳燧石击砧和药池的结构。

方南尝试了一下模拟装填动作——打开枪机,露出后部装填口,装入预先包好的纸壳定装弹药,然后关闭枪机,将击锤扳至待击位。

整个过程比起前装枪需要从枪口倒入火药、用通条捣实、再装入弹丸的步骤,已是革命性的进步。

“好!好!好!”方南连赞三声,脸上满是欣喜。

方南走到火炮前,抚摸着冰冷的炮身,仔细查看那结构精巧的炮闩。

炮闩能够打开,将预制的丝绸药包和尖头圆柱形开花弹从炮尾部装入,然后关闭闩体,密封性远胜前装。

炮身同样镌刻着膛线,精度和射程将远超之前生产的滑膛炮。

“这炮闩的闭气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方南问道。

艾道长连忙答道:“回少爷,贫道与铁根等人试验了数十种材料,最终在闩体与炮管结合处,采用了多层紫铜垫片,并在闩体结构上做了斜楔设计。”

“利用发射时的巨大压力自紧,虽不能完全杜绝燃气泄漏,但已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了威力和安全。”

王铁根补充道:“就是加工太难了,膛线是用水力驱动的深孔钻拉出来的,费时费力,报废了不少枪管炮管。”

“这炮闩的各个零件,更是需要老师傅一点点手工打磨修正,才能严丝合缝。”

方南感叹道:“辛苦诸位了!能在这个时代做到这一步,已是难能可贵,堪称神技!”

艾道长面露一丝惭色:“只是……少爷爷提出的那种全金属定装弹药,以及更可靠的雷汞底火,我等还在全力研制,进展缓慢。”

“尤其是雷汞,其物极其敏感暴烈,试验时已炸伤了好几个工匠……目前只能暂时沿用燧石发火和纸壳定装药。”

“至于无烟火药,倒是根据您留下的些许提示,反复试验硝化棉的比例和安定处理,已有小成,威力确比黑火药强上数倍,且烟雾大大减少,只是储存安定性还需时日验证。”

方南安慰道:“道长不必心急,饭要一口口吃,尤其是雷汞之类,安全第一,万不可冒进,现有的成果,已远超我的预期了,走,带上家伙,去试试。”

艾道长吩咐工匠们套好马车,将挑选好的三支步枪、两门火炮以及相应的弹药分别装车。

步枪和弹药箱放入一辆带篷马车,那两门沉重装有炮轮的火炮,每门由四匹健马牵引拉拽。

方南、方岳、王二蛋、艾道长、王铁根,十余名参与了研制工作的工匠,纷纷上马。

一行人马带着装备,浩浩荡荡地出了锻造工坊,穿过核心区,通过吊桥和层层关卡。

出了工坊区,队伍沿着河边道路向上游行进一段,找到石桥过河,拐进了一条通往深山的小径。

这条小路还算平整,足以通行马车和炮车。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众人抵达了一处山谷。

这里地势偏僻,四面环山,谷底开阔,人迹罕至,正是方南之前试验火炮的地方,谷内一侧山壁布满了旧弹坑。

众人下马,工匠们熟练地将炮车和弹药车赶到预定位置。

首先试验的是后装线膛燧发枪,王铁根亲自挑选了一支编号为“甲三”的步枪。

王铁根打开枪机,取出一个纸壳定装弹,用牙咬开尾部,将部分火药倒入枪机击砧旁的火药池,然后将剩余火药连同弹丸一起从枪膛后部塞入,关闭枪机,扳动击锤至待击位。

一名工匠在百余步外立起一个披着旧皮甲的稻草人靶子。

王铁柱深吸一口气,据枪、瞄准、扣动扳机。

燧石敲击,火星点燃药池中的引火药,火焰通过传火孔瞬间引燃枪膛内的发射药。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