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299章 乡试舞弊案水落石出

贡院之内,肃杀之气弥漫,往日庄严肃穆的考试重地,此刻俨然已成森罗法场。

审讯在赵王的坐镇指挥下,在三司官员老辣娴熟、层层递进的讯问技巧下。

原本就因东窗事发而心惊胆战、各怀鬼胎的一干人犯,心理防线早已摇摇欲坠。

不过一日功夫,所有人犯的心理防线便已土崩瓦解。

最先崩溃的是被买通负责传递消息、里应外合的胥吏陈三。

陈三本就是个小人物,被禁军士兵摔在堂下,听得惊堂木巨响,加上两旁闪着寒光的兵器。

陈三顿时瘫软如泥,涕泪横流,不等用刑,便如竹筒倒豆子般,将如何被徐府引诱,收了银子和承诺,如何在誊录、送卷过程中做手脚等细节,交代得一清二楚。

那些具体执行标记、打压、抬举任务的誊录所小吏,见陈三已招,自知无可抵赖,纷纷跪地求饶,争先恐后地吐露实情。

赵文康、孙启明、周林三位考官本是读书人出身,何曾见过这等阵仗?看到下属胥吏和同僚均已倒戈,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孙启明看到刑官拿起夹棍,当场吓得晕厥过去,被冷水泼醒后,再无半点侥幸,哭嚎着将如何行事,如何分配利益,如何确保方南落榜而让特定人中举等计划和盘托出。

赵文康面如死灰,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周林则长叹一声,闭目认罪,交代了与李安才的几次密谈。

压轴的副主考李安才被带上堂时,官袍凌乱,发髻歪斜,早失了往日朝廷大员的从容。

面对赵王冰冷的注视和一叠叠同伙画押的供词,李安才浑身颤抖,汗出如浆。

李安才的狡辩在三司官员拿出的铁证和层层诘问下显得苍白无力。

赵王厉声喝问其是否受徐怀楚指使时,李安才最后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

李安才瘫跪在地,磕头如捣蒜,声嘶力竭地喊道:“王爷明鉴,下官糊涂,下官罪该万死,是吏部徐怀楚徐侍郎许诺下官前程,是他授意下官操盘此次科场,一切主谋皆是他,下官只是听命行事啊!”

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从最底层的胥吏到最高的策划者,一个接一个地彻底崩溃,将所知内情和盘托出。

口供相互印证,严丝合缝,线索清晰分明,直指核心。

所有的证据链都完整地、无可辩驳地指向了两个人,手握实权、因私怨而幕后操纵的吏部侍郎徐怀楚,与利用职权、具体执行的礼部副考官李安才。

案情真相大白,正是徐怀楚出于对方南乃至整个镇国公府的刻骨私怨,授意李安才具体操盘,利用其副主考的职权,精心编织了这张巨大的舞弊之网。

目的不仅是要让方南名落孙山,使国公府颜面扫地,更是要借此机会,安插自己派系的子弟上榜,培植党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朝中的势力,借此冲击下一任吏部尚书的宝座。

科举大典,国家抡才之根本,竟成了此等宵小之辈结党营私、打击异己的工具,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

赵王看着面前厚厚一叠按满了鲜红手印、墨迹未干的供词,面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赵王当即下令,严密封锁贡院,所有涉案人员,一律严加看管。

安排妥当后,赵王片刻不敢耽搁,将那一摞证供仔细收好,旋即起身命人备轿,在一队禁军的护卫下,直奔皇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