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305章 小狼进山,火器研制

天色微明,方南和石头用过早饭,便牵了马,前往礼部和兵部衙门办理备案,领取明年参加会试的文书。 街道两旁的店铺尚未完全开门,只有一些卖早点的摊贩升腾着热气,偶尔有早起赶路的行人缩着脖子匆匆而行。

行至一个路口,前方人群拥挤,一队盔明甲亮的京营士卒肃立道路两旁,维持着秩序,拦住了去路。

方南和石头勒住马缰,停在路口等候。

一列长长的囚车队伍,在众多士卒的押送下,正缓慢而沉重地驶来,车轮碾过湿漉漉的石板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方向正是通往西市菜市场的刑场。

秋风萧瑟,细雨如丝,更添几分凄冷。

囚车由粗大的硬木制成,每辆车里都塞着几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犯人。

犯人戴着沉重的木枷,脚上拴着铁链,神情萎靡,面如死灰,目光呆滞,有些低声啜泣,浑身颤抖。

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声、叹息声、咒骂声混杂在一起。

方南目光扫过囚车,看到了最前面几辆车里的人。

首辆囚车里,昔日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的吏部侍郎徐怀楚,此刻头发花白凌乱,官袍早已被剥去,只穿着一件肮脏的白色囚衣。

徐怀楚脸上再无往日半分威严,只剩下绝望的死灰色,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身边挤着几个成年子侄,面无人色。

后面一辆车里是李安才,不断地试图挣扎,嘴里似乎喃喃着什么。

李安才的家眷也在同一辆车中,女眷们头发散乱,哭泣不止。

方南的心中并无太多快意,反而升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权势如烟云,转眼即成空,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牵连家族。

方南的目光继续扫视,在后面一辆关押女眷的囚车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李小娥。

李小娥早已失了往日的明媚娇艳,发髻散乱,脸上沾着污渍,那身绫罗绸缎换成了粗糙的囚服,双手被缚。

李小娥蜷缩在囚车一角,双目无神地望着车底板,像一朵被狂风暴雨摧残后凋零的小花。

似乎心有所感,或许是方南的目光停留了片刻,李小娥猛地抬起头,视线在人群中慌乱地搜寻,定格在了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锦袍的方南身上。

刹那间,李小娥的眼中爆发出极其复杂的光芒,有刻骨的悔恨,有难以言喻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求和祈盼。

李小娥猛地挣扎起来,扑到囚车的木栏前,嘴巴急切地张合着,似乎想大声呼喊方南。

然而李小娥的嘴里被塞了防止犯人大喊大叫、咬舌自尽的麻核,只能发出模糊而焦急的“呜呜”声,泪水混着雨水从苍白的脸颊滑落。

方南面无表情,眼神冷淡地看着李小娥,如今这绝望的挣扎在眼中显得如此可笑又可悲。

方南心中轻叹:“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若你安分守己,哪怕不选择我,又何至于落到今日这步田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攀附徐家,行差踏错。”

方南心中并无多少怜悯,种其因者,须食其果,将目光移开望向远处渐渐稀疏的雨丝。

囚车队伍缓慢地从方南面前经过,李小娥见方南如此冷淡,眼中最后一丝光亮彻底熄灭,彻底瘫软下去,被身后的女犯挤着,只剩无声的流泪。

押送的士卒见其挣扎,不耐烦地厉声呵斥了几句,甚至用刀鞘敲了敲囚车栏杆,让老实点。

待最后一辆囚车和押送的士卒队伍过去,道路重新恢复通畅,方南轻轻一抖缰绳,对石头道:“走吧。”

两人继续骑马,先来到了礼部衙门,石头在外面牵着两匹马等候,方南整了整衣冠,迈步而入。

找到负责科举后续事宜的清吏司,通报姓名后,主管的官员一听是文武双解元、靖海伯方南,立刻从公案后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略带谄媚的笑容,亲自迎了上来。

“哎呀呀,原来是解元公,下官有失远迎,恭喜解元公高中魁首,双喜临门。”

官员一边说着恭维话,一边殷勤地将方南请到上座,吩咐小吏奉上香茗。

官员亲自核对文书,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加盖了礼部大印的准入会试的文书凭证,双手恭敬地递给方南:“解元公,您收好,明年春闱,下官预祝您再攀高峰,连中三元!”

方南接过文书,检查无误,客气地拱手道:“有劳大人了。”

“不敢不敢,分内之事。”官员连声道,一直将方南送到了礼部衙门口,看着方南上马离去,才转身回去。

两人随即来到了兵部衙门,皆有军功爵位在身,进入兵部畅通无阻。

负责此事的武选清吏司官员十分客气,为两人办好了武举中式的备案手续,记录在案,发放了允许参加明年武会试的文书。

一切办理妥当,已是晌午时分。

午饭后方南记起小玉儿学堂之事,便信步前往府中东跨院那个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