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爷孙俩的金殿荣光(第2页)
承和天皇几乎是泣不成声,恐惧到了极点。
“罪臣万死难辞其咎,只求皇帝陛下念在罪臣诚心悔过,饶……饶恕罪臣及臣民之性命,罪臣愿率扶桑举国,永世臣服天朝,岁岁朝贡,不敢有违,生生世世,永为藩篱!”
建武帝沉默片刻,这短暂的沉默对于跪伏于地的天皇而言,不啻于漫长的煎熬。
皇帝沉缓的声音再次响起:“尔扶桑之罪,穷东海之水难以洗刷,依律本应灭国绝祀。”
天皇身体一僵,几乎瘫软。
“然,”建武帝话锋一转,“朕体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且念你尚有悔过之心,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天皇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强烈的求生欲,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建武帝继续道:“现今扶桑故土,已被逆臣藤原氏窃据,僭越称制,且其正率尔之旧部,攻伐朕之藩属高丽,荼毒生灵。”
“朕欲助你返回扶桑,让你去讨逆复国,清理门户,你可能做到日后谨守臣节,永不再犯?”
承和天皇闻言,简直是喜从天降,这比预想中最好的结局还要好。
承和哪里还敢有半分犹豫,连连以头抢地,磕得金砖砰砰作响,额头上瞬间一片通红:“能!罪臣一定能!罪臣叩谢陛下天恩!谢陛下给罪臣机会!”
“罪臣若能复国,定当世世代代,奉天朝为父邦,永为不叛之臣!若有违逆,人神共弃,天诛地灭!”
“好,记住你今日之言。”
建武帝微微颔首,吩咐道:“将扶桑国主及其眷属、臣僚,移往四方馆驿,依藩国君主礼遇妥善安置。”
“谢陛下!谢陛下隆恩!”天皇感激涕零,语无伦次,被两名侍卫搀扶着,踉踉跄跄地退了下去。
殿中不少大臣看着那失魂落魄又欣喜若狂的背影,眼中闪过轻蔑与冷笑。
兵部侍郎手捧笏板,出列详细禀报目前扶桑和高丽的战局。
舆图被抬上殿,侍郎指着地图,条分缕析。
藤原库之助率领的扶桑主力已基本控制南高丽全境,正与南北高丽联军在汉阳一线对峙,战事现在胶着。
扶桑移民仍在不断涌入占领区,扶桑势力持续膨胀,高丽境内反抗不断。
建武帝抚须称赞道:“镇国公老成谋国,此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策,甚好!”
“如此一来,藤原氏为我大楚前驱,替我朝消耗高丽国力,自身亦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镇国公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圣明,老臣愚见,当下应速护送扶桑天皇及降将返回九州岛。”
“将我军俘获整编的十数万扶桑协从营士卒,交予天皇统带,令其返回扶桑海岸,收拢尚未曾渡海的数百万扶桑百姓,重整旗鼓。”
“支持其渡海前往高丽,讨伐藤原逆贼,助其夺回天皇正统,清理门户,令扶桑人与高丽人相互攻伐,彼此消耗。”
“待其两败俱伤,国力耗尽,民疲兵乏之时,我天朝王师出兵,以吊民伐罪之名,一举平定高丽半岛,将其彻底纳入大楚版图,届时东海可永靖矣!”
“善!”建武帝抚掌大笑,“老公爷算无遗策,深合朕意,我大楚可不费吹灰之力,尽收两国之地,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满朝文武纷纷躬身附议:“臣等附议!老公爷深谋远虑,此策大善,陛下圣断!”
建武帝目光扫过文武百官,最终落在镇国公和方南身上,朗声道:“征扶桑一役,靖平海疆,有功之臣,朕已遣使犒劳三军,封赏诸将。”
“主帅镇国公及其孙方南,功勋尤着,冠绝三军,朕特留待今日,于这金殿之上,亲自封赏,以彰其功!”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爷孙二人身上。
“镇国公听封!”礼部尚书展开第一份明黄圣旨,高声宣道。
“老臣在!”镇国公大步出列,来到御阶正前方,躬身行礼。
礼部尚书声音洪亮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公世受国恩,忠勇性成,宿着勋劳。”
“此次膺任帅钺,总督远征扶桑之役,临危受命,老骥伏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统率三军,进退有度,终克奏肤功,犁庭扫穴,擒其酋首,献俘阙下,厥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