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朝堂(第3页)
皇帝赵桓还没等来李邦彦开口,金人正使却先开了口:
“大宋皇帝陛下,我们的议和是有诚意的,在贵国还没有兑现承诺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退兵了”
“反倒是现在,和议中议定的交割三镇,到现在也没有交割”
“我们大元帅体谅大宋皇帝陛下的难处,知道大宋也是有议和的诚意的,只是被那镇朔军阻挠”
“所以我们才想到要帮助大宋皇帝拿回那河东路来完成和议的交割……”
“可现在大宋皇帝陛下既不愿意交割,也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是要撕毁两国的和议吗!”
金人正事的话一出口,大殿上又是一片哗然!
文武群臣是看不惯这金人嚣张的做派,可若是因为这交割的问题引的双方继续开战,他们是更不愿意的,
前不久两国开战,宋人已经见识过了金人的兵威,以现在大宋朝廷的兵力,是不可能挡住金人铁骑的
金人正使的话锋一顿:
“我们大元帅的理解是,大宋皇帝陛下有难处,所以我们想要来帮忙,可我没想到,原来那镇朔军霸占着我们的太原不愿意交割,是因为大皇帝陛下暗中授意阻挠!”
金人正使这一句话的杀伤力太大,杀伤面积也太大,
这话中的含义与其说是指控,不如说是以指控为名进行要挟!
若是宋人皇帝允诺了金人的提议,那便依了他的愿
若是不允他金人的提议,那就是蓄意破坏两国和议!……
不仅是皇帝赵桓被这正使的话逼退到了墙角,殿内一众大臣也是被怼的哑口无言,纵有一腔愤恨,无奈有两国的和议在前,泱泱上邦总不能这么公开的言而无信吧……
皇帝赵桓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御阶下的李邦彦身上
感受到皇帝目光朝自己聚过来的李邦彦,意识到此时虽不是自己开口的最佳时机,但若此时再躲,恐又生变故:
“启禀官家,老臣觉得,金人怎么做,我们不便干涉……”
“不过,两国有和议在前,履行两国间和议的内容,是在理的……”
“官家不如下一道圣旨,督促那镇朔王尽快交割太原城……”
……
李邦彦的话说的不仅有气无力,而且左右逢源!
意思很简单,你金人又不会听我们大宋朝廷的,所以你们想干啥干啥,我们管不着,只要不影响两国间的和议便好,
至于你说我们太原没有交割,我们现在下旨督促了,可若是那镇朔王不听,那是他的事,与我朝廷无关……
皇帝赵桓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要说这圆滑之术,还得是这般久经朝堂的老臣
皇帝赵桓将视线挪回到金人使者的脸上:
“那就依照两国和议,朕即刻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