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哥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科举肇基(第2页)

杨国奇背在身后的手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何尝不知这难处?去年巡视青州,曾见一村童用树枝在沙地上练字,问其志向,答曰\"若能识千字,便可为大户记账\"。这一幕如芒在背、曾让他彻夜难眠,遥想后世:华夏国无论男女早已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全在高中以上。正是由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华夏国的科技水平得到长足发展,生产力迅速提高、如今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列。自己所处的北周要发展,必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选才任能的渠道抓起。

\"寒门子弟若要跃过龙门,基础文化的教育一定要普及,所以我们要创办官学,让六岁到九岁的孩童享受开蒙教育。\"杨国奇突然开口,声如洪钟,\"从州府到郡县,广设学堂,朝廷出钱购置典籍,聘名师授课。\"他转身时,烛火映得眼中波光流转,\"本相要让田间耕作的农夫之子,也能与世家子弟同席论道!\"

李德林抚须沉吟:\"大人,办学耗资巨大,且世家必然阻扰...\"话未说完,杨国奇已抽出腰间佩剑,寒光闪过,案上竹简被劈作两半。\"阻扰?\"他冷笑,剑锋直指天际,\"现今尉迟迥之乱,本相连他的数十万叛军都不惧,还怕几个书呆子?\"

苏威见杨国奇鬓角青筋暴起,知他旧疾又犯,忙递上温好的药汤。杨国奇接过一饮而尽,苦药味在口中散开,却不及心中的苦涩。想起前日查获的贪腐案,涉案官员半数出自世家,那些人捧着朝廷俸禄,却在暗中勾结外敌,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苏大人,公辅兄--\"杨国奇将药碗重重放在案上,\"科举之事,刻不容缓。\"他的声音突然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杨某征战半生,见过太多百姓流离失所。若能让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天下百姓便会站在本相这一边,即便士族与吾为敌、又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