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哥 作品
第二百八十章 新都定策(第2页)
高颎与杨雄交换的眼神里炸开无声的烟花。高颎指尖在账本边缘打了个转,忽然想起三日前深夜,陛下屏退左右时说的话:“王谢两家的库房,比太仓还肥。”此刻他望着李德林紧绷的侧脸,忽然明白这位老臣纠结的不是该不该建,而是敢不敢信——信国库真的能掏出这笔钱。
“但国库现状,”李德林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梁上悬着的“节用裕民”匾额,“去年税收仅三百二十万贯,除去军饷、官俸,能动用的不过百万。”
“李大人--,这您就不必操心了。王谢……”杨雄脱口而出,抬头却撞上杨国奇那如刀的森冷目光、又慌忙收声。
杨国奇在龙椅上轻笑一声,手指在扶手上敲出轻快的节奏。他记得穿越前看的《隋书》里,隋文帝建大兴城只用了九个月,靠的就是把前朝宫殿拆了当建材。但他要的不止于此——他要的是一个能扛住千年风雨的城市范本。
“李爱卿--,”杨国奇的声音带着穿透性,“你可知长安城西的涝洼,为何年年治水年年涝?”
李德林一怔:“回陛下,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不全是。”杨国奇站起身,龙袍下摆扫过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是我们总在修补旧渠,却没想过另开新道。”他走到殿中悬挂的舆图前,指尖点向渭水北岸一片空白,“这里,龙首原南麓,有六条天然水系。依势建城,引水入渠,再不用担心内涝。”
颜芝仪眼睛一亮:“陛下是说……”
“新都要先修三样东西:”杨国奇竖起三根手指,声音陡然清晰,“第一,截流浐河的输水渠,让百姓喝上干净水;第二,挖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兼排洪道;第三,先盖五百间安置房,让灾民开春就能搬进去。”
高颎猛地抬头,他原以为皇帝会先建宫殿,没想到竟是民生工程。
“一期工程,”皇帝继续说道,指尖在舆图上划出规整的方格,“先建一百零八坊,坊坊有井,户户朝阳。每坊留三成土地种槐柳,污水要经沉淀池才能排入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