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 零一章 突闻噩耗、临丧悼元勋(第2页)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正要转身去安排事宜,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慌张的呼喊:“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杨国奇心头一紧,只见一个内侍跌跌撞撞地冲进殿内,膝盖一软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启禀陛下----韦……韦老将军……韦老将军方才在府中溘然长逝了!”
“什么--?”杨国奇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腰间的玉带“啪”地一声撞在御案上,案上的茶杯被震得倾倒,茶水顺着桌沿流淌,浸湿了铺在案上的庆典流程竹简。他快步走下台阶,一把抓住内侍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你再说一遍!韦老将军怎么了?”
内侍被他的力道捏得痛呼一声,却不敢挣脱,只能哽咽着重复:“韦老将军……今晨在书房批阅武备学堂的学员作业时,突然倒了下去,太医赶到时,已经……已经没了气息……韦府的人不敢耽搁,立刻就来报信了!”
“五雷轰顶”四个字,此刻真正钻进了杨国奇的脑子里。他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殿外的铜铃声、内侍的哭嚎声、阶下三人的惊呼声,全都变得模糊不清。他松开内侍的胳膊,踉跄着后退了两步,扶住了身旁的廊柱才勉强站稳。
韦孝宽死了?那个在玉壁之战中以数千兵力抵挡住高欢十万大军、坚守六十余日的老将;那个在尉迟迥叛乱时,以七十高龄挂帅出征、不到两个月就平定关东的元勋;那个拖着病体创办武备学堂、为大隋培养出一批批精锐将士的老臣……,就这样溘然长逝了!
杨国奇闭上眼睛,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画面:去年冬天,韦孝宽冒着大雪进宫,手里捧着武备学堂的学员花名册,粗壮的手指在名册上一一指点,骄傲地说“陛下您看,这些娃娃都是好苗子,假以时日,定能为大隋镇守四方”;上个月在御花园偶遇,老将军还拉着他的手,叮嘱他“新朝初定,根基未稳,陛下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对突厥,既要拉拢,又要防备,时刻警惕他们的狼子野心”。
那些话语犹在耳边回响,可那个总是穿着一身旧铠甲、眼神却比年轻人还要明亮的老将军,却永远地离开了。杨国奇只觉得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他想起自己方才还下令让韦老将军督练学员,可如今……那道旨意,竟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陛下……”高颎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韦老将军一生忠勇,鞠躬尽瘁,是我大隋的栋梁之臣。如今他驾鹤西去,臣等心中悲痛,可陛下还需保重龙体,莫要太过伤怀。”
李德林也红了眼眶,叹了口气:“韦老将军政治立场异常坚定,从北周入隋以来,从未有过半分动摇,始终以江山社稷为重。他这一走,不仅是陛下失去了一位心腹重臣,更是我大隋失去了一名能震慑四方的老将啊。”余庆则攥紧了拳头,眼眶通红:“想当年平定尉迟迥叛乱,若不是韦老将军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关东之地不知要乱到何时。如今武备学堂刚有起色,他却没能看到学员们在庆典上展露风采……”
三人的话,像一把把刀子,扎在杨国奇的心上。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喉咙里的哽咽,目光重新变得坚定:“韦老将军为大隋操劳一生,朕不能让他走得冷清。传朕旨意----暂停庆典事宜--!所有官员皆着素服,朕要亲自去韦府,送老将军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