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速之客(第2页)

秦风瞳孔一缩——这是上月全省农业会上林振邦强调的暗语,意为“准备务实汇报”。他立刻接道:“我们正好改良了柑橘渣堆肥配方,添加了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明矾防腐法。”

“哦?”孙凯的声音多了丝温度,“林省长对传统工艺的应用很感兴趣。这样吧,你带两斤样品……”

“三斤。”秦风打断道,“还有正德年间《河工考》复刻本,记载了硝石制冷的古法改良方案。”

电话那头传来杯盖轻叩的脆响,这是孙凯默许的信号。“十五分钟后,到古镇民宿302房。记住——”“样品要用生宣纸包,麻绳捆三道。”秦风接完暗语,指尖在县志封皮上叩出三短一长的节奏。这是王占峰教他的《驿递密语》,意为“危机已控”。

八仙桌上的白炽灯将三人影子钉在墙上,林振邦的景泰蓝茶针正挑开茶饼,碎屑落在秦风铺开的手绘图纸上。

“冷链车那0.3c波动,”林振邦突然用茶针尖戳了戳图纸上的红点,“你们用硝石制冷时,考虑过陶管的热胀冷缩系数吗?”

秦风从样品袋抓了把柑橘渣,碎屑在图纸上洒出等高线:“正德七年冬,匠人用硝石融冰修堤,温差比如今还大2.3c。”他手指划过一道茶渍,“我们参照《河工考》加了苎麻缓冲层,膨胀率控制在0.08%以内。”

王占峰适时翻开县志,泛黄的《陶管热力考》页角卷着毛边:“万历二十三年修缮驿道,工匠在陶土掺了糯米浆,抗温差能力提升三成。”他推了推眼镜,“这次修复第七区段,我们加了硅藻土,数据在这里——”

林振邦忽然将冷茶泼向图纸,水渍漫过冷链车运行轨迹。秦风立刻用钢笔在茶渍边缘勾线:“这是当晚的温度曲线,硝石制冷前两小时波动最大。”笔尖突然停在某个陡坡,“但凌晨改用明代水车分压后,”他画出条平滑的弧线,“波动值回落至0.19c。”

“文物局那边?”林振邦的茶针在桌面刻下深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