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灯火可亲(第2页)

林振邦终于放下报纸,藤椅“吱呀”一声转了方向:“三家村那段防洪堤,用的是新型生态护坡吧?省水利厅的简报提过你们。”他手指在膝盖上敲了敲,那是省委常委会听汇报时的节奏。

秦风咽下酸梅汤,喉结滚动两下才开口:“就地取材用青石垒的,石缝里种了固土的金丝草。”他摸出手机点开相册,“施工那天下大雨,老石匠带着徒弟泡在水里定位。”

照片里浑浊的洪水漫过工人小腿,省委书记林振邦的眉头动了动:“省里有专项补贴,这类民生工程可以走应急通道。”他说这话时,目光扫过茶几上的红色内线电话机。

砂锅盖掀开的刹那,白雾裹着咸香撞上天花板吊灯。周雅舀了块颤巍巍的蹄髈放进秦风碗里:“宣威火腿,你林叔特意托人捎的。”油花在汤面绽开,映出秦风额角的细汗。

“陈师傅拿这个做过火腿月饼,防汛队揣着当干粮。”秦风咬开吸饱汤汁的笋尖,舌尖品到一丝陈皮味——上周镇里开民主生活会,周雅电话里提过老爷子咳嗽忌口。林振邦的筷子在碗沿“叮”地一磕:“双拥模范镇不能光送米面油,省军区要的是科技支前。”他的目光扫过秦风挽起的袖口,防汛夜划伤的新疤已经结痂。

“镇中学计算机教室晚上开放给驻军,搞了个无人机操作培训班。”秦风从手机调出课程表,屏幕碎角粘着医用胶布,“上周省军区后勤部来验收,说比他们电教中心还专业。”

林妙雪的膝盖在桌布下轻轻碰他,这是提醒父亲要夹菜了。周雅突然插话:“陈师傅改良的压缩饼干,加了青河硒薯粉吧?省工商联要推军民融合食品试点。”她盛汤的勺子稳稳停在秦风碗沿上方,一滴没洒。

书柜顶层的根雕镇纸换了位置,原先摆《南江年鉴》的地方立着秦风送的防汛纪念册。林振邦摘下老花镜,镜腿戳向墙上的交通图:“大湾区电子厂北迁,你们那个冷链物流园吞得下吗?”

“长风集团冷库预留了恒温仓,广式腊味的加工线可以直接落地。”秦风点开平板里的加密文件,杨文光的电子签章浮现在规划图上,“不过土地指标卡在省厅,说是要等特色小镇审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