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方案出炉(第2页)

“这套模式,”丛丽丽目光扫过台下,“在云峡,它连接的是神农、安盾。但在各位的家乡,它可以连接乳业巨头、连接文旅集团、连接中药材基地!内核不变,接口可换!”

报告厅后排,几位考察团成员低声交流。

“啧,这‘土地银行’有点意思!我们那撂荒地多,但流转起来扯皮不断,他们这托管入股,产权清晰,收益有保障!”一个西北口音的县长对同伴说。

“关键是绑定龙头!”旁边一位苏南的开发区主任接口,“没龙头带动,订单农业就是空话!他们这套‘溢价分红’机制,把企业和农民捆成利益共同体了!值得学!”

“那个‘服务赋能器’才是真金白银!”一位东北国企改革负责人指着屏幕,“整合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我们那国企办社会包袱重,剥离的服务能不能也搞个‘联合体’承接?”

下午,长河镇河湾村,“禾苗粮源基地”田间课堂。

烈日当空,稻浪翻滚。考察团成员戴着草帽,站在田埂上,汗流浃背,却听得聚精会神。神农集团的技术员小张拿着平板电脑,现场演示:

“各位领导请看,王德福大叔这块田,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安全云峡’平台!土壤墒情、氮磷钾含量、虫情图像识别结果……一旦异常,系统自动预警,推送处置方案到农户和农技员手机!”

他点开王老五的手机App,展示着刚收到的施肥建议:“大叔,系统提示这块地氮含量临界,建议补施缓释肥5公斤,无人机待命,您确认执行吗?”

王老五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确认!听机器的!准没错!”他熟练地在屏幕上按了指纹。

头顶传来嗡鸣,一架无人机精准地飞到指定田块上空,均匀播撒下肥料。

“乖乖!真这么智能?”一位来自产粮大省的农业局长瞪大了眼,“这物联网+区块链+Ai,成本扛得住吗?”

丛丽丽适时接话:“张局长,单户成本高,但联合体规模化运营,成本就摊薄了!我们区财政对传感器网络铺设和平台维护有专项补贴,农户只需负担基础服务费,还能通过增产增收覆盖!关键是,透明溯源带来的品牌溢价和市场信任,远超投入!”

分组座谈会上,火花四溅。

教育组: 来自一个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县的教委主任,指着“教师蓄水池”和“校长职级制”方案,急切地问:“我们县小,好老师都留不住!你们这‘蓄水池’教师待遇怎么保障?校长职级怎么评?钱从哪来?”

沈慧娟沉稳应答:“蓄水池教师由区财政统一保障,待遇高于普通教师,且轮岗经历是晋升硬杠!校长职级与学校发展、尤其是薄弱校提升成效挂钩,待遇差距拉大!钱从优化支出结构来,压缩‘三公’,保障民生!”

社区治理组: 一位超大城市街道书记对“时间银行”和“积分激励”兴趣浓厚:“我们社区志愿者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参与度低!你们这‘积分’能换啥?真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