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韩五华视察(第2页)

韩五华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好。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第二站:红旗路小学(原洼地学校)。

崭新的教学楼,塑胶跑道,绿茵操场。教室里,孩子们正通过“云课堂”与区实验小学的名师同步上课,互动热烈。音乐教室里,区青少年宫的教师正在指导合唱团排练。

韩五华站在教室后门,静静听了一会儿。他没有惊动师生,而是走到校园宣传栏前,目光落在“教师蓄水池流动公示”和“捆绑考核优秀教师名单”上。

“秦书记,”韩五华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秦风耳中,“名师轮岗,洼地提升,成绩显着。但优质师资总量有限,洼地变高地,高地会不会变平?”

秦风从容应答:“韩市长,我们通过‘增量’和‘盘活’解决。‘增量’靠加大师范生定向培养和引进力度;‘盘活’靠‘蓄水池’动态调节和捆绑考核激励。同时,强化‘云课堂’共享,让优质资源辐射更广。目标是‘水涨船高’,而非‘削峰填谷’。”

韩五华镜片后的目光闪动,未置可否。他走到操场边,看着阳光下奔跑嬉戏的孩子,忽然问一个刚跑过来的红领巾:“小朋友,喜欢现在的学校吗?”

“喜欢!”小男孩气喘吁吁,小脸通红,“老师好!操场大!还能跟实验小学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

“以前呢?”

小男孩挠挠头:“以前……教室旧,操场小,老师总换……”

韩五华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深沉。

第三站:长河镇河湾村。

金色的稻田在秋风中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稻香。田埂上,物联网传感器如同忠诚的哨兵,静静伫立。安盾科技的智能无人机在技术员操控下,低空掠过,精准喷洒生物制剂。

王老五穿着崭新的工装,正拿着平板电脑,笨拙却认真地查看“禾苗种植App”推送的虫情预警和施肥建议。看到领导们过来,他有些局促地搓着手。

“老乡,今年收成怎么样?”韩五华主动上前,语气平和。

“好!好着哩!”王老五见市长问话,憨厚地笑着,指着稻田,“韩市长您看!这稻穗,多沉!多饱满!保准又是大丰收!”

“卖价呢?”

“比市场价高一大截!”王老五兴奋地掏出手机,点开“禾苗”App,“您看!保底价!还有分红!钱都打到卡里了!透明!”

韩五华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区块链溯源页面:地块定位、种植记录、加工视频、质检报告……清晰可查。他点点头,目光转向远处神农集团的加工厂和安盾基地的厂房:“联合体,真给你们带来实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