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研究生录取

深冬的夜,寒气刺骨。云峡区委书记办公室的灯光却亮得如同孤星。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寒风中闪烁,远处长河智慧农业园的温室灯光如同不灭的星辰。室内,暖气开得很足,却驱不散秦风眉宇间凝结的沉思。宽大的办公桌上,摊开的文件被推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本翻得卷了边的《城市韧性理论与治理创新》,旁边散落着几份打印的华清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生简章和导师研究方向介绍。

秦风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在书页上摩挲。华清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在职pA(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全国顶尖,门槛极高。研究方向中,“危机管理与韧性治理”、“数字政府与制度创新”几个字眼,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这不是一时冲动。云峡深改试验区步入深水区,破网清源后的制度重建、产业突围后的风险防控、民生改善后的可持续性……每一步都如同在布满暗礁的激流中行船。他需要更系统的理论支撑,更前沿的视野,更锋利的分析工具,来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

“笃笃笃。”敲门声很轻。

“进。”秦风没有抬头。

李浩然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浓茶,放在桌角:“书记,快十二点了。您……还在看这个?”他瞥了一眼桌上的招生简章。

秦风端起茶杯,滚烫的温度透过杯壁传来,他抿了一口,苦涩的茶香在舌尖蔓延:“嗯。浩然,你帮我查一下,华清这个‘危机管理与韧性治理’方向,导师陈国华教授最近发表的论文,特别是关于‘制度韧性’和‘风险熔断’模型的,能找到的都找来。”

“是,书记!”李浩然应道,犹豫了一下,“书记,您……真打算去读?这学期课程安排我看过了,每个月要去北京集中授课一周,还有大量的线上研讨和课题研究……您现在的工作……”

秦风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工作永远做不完,但瓶颈就在那里。云峡的深改,光靠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不够了。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看清暗流下的礁石。”

他拿起那本《城市韧性理论》,指着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你看这里,‘制度韧性不是静态的堡垒,而是动态的免疫系统’。我们搞‘安全云峡’,搞‘风险熔断’,本质上就是在构建这套免疫系统。但理论基础不扎实,模型设计就有缺陷,遇到新病毒(新风险),就可能失灵!”

他翻到另一页:“还有这里,‘数字治理的伦理边界与数据安全’。我们的‘阳光监督’、‘区块链溯源’,数据越透明,风险也越大。如何平衡开放与安全?华清有国内最好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

秦风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迫切的渴望:“浩然,云峡现在不缺干劲,缺的是穿透迷雾的‘望远镜’和剖析难题的‘手术刀’!华清,能给我这把刀!”

深夜,区委家属楼。

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林妙雪披着睡衣,轻轻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银耳羹。秦风伏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紧锁的眉头和专注的侧脸。桌上摊着华清大学的申请表格、个人陈述草稿,还有一摞李浩然找来的、印着“陈国华”署名的论文复印件,上面布满了红蓝笔的圈画和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