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法军装备与国际掮客
钱师爷告辞后,之前从香港经越南海防一路护送王月生到虹溪的小队长崔志全进来汇报。他也是刚从越南赶回来的。之前在坝洒驿站,王月生和者黑嫫一行误打误撞,被掺和进清军精锐小队与黑旗军残部刘三疤一众人的伏击战,王月生一行伏杀了清军,救了刘三疤等人,随后刘三疤按照王月生的约定,用来自后世的针孔相机拍摄了大量的滇越铁路越南段的施工现场越南劳工被虐待甚至残害的照片。
而崔志全则是在王月生安抵虹溪后,带领之前的原班人马,返回越南,跟刘三疤等人接上头后,先去海防接管了王月生回国登陆时在那里偷偷设立的约柜仓库,从中取出大量的法国殖民部队用的单兵武器,主要有:
贝蒂埃m1890卡宾枪,总长度约950毫米,较法国陆军大量装备的勒贝尔步枪缩短约200毫米,不含刺刀重量约3.2公斤,采用弯曲的“骑兵枪托”,贴合骑兵腰部曲线,便于贴身携带,适合骑兵在马上操作。旋转后拉式枪机借鉴毛瑟步枪设计,但简化了操作流程,可靠性高。管状弹仓内置10发弹仓,实际有效射程约500米(受卡宾枪短枪管影响)。觇孔式照门,适应骑兵快速射击需求。标配直刃刺刀,长度约30厘米,可拆卸式设计,战斗时可兼作短剑。整把枪轻便灵活,适合骑兵和丛林作战;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作为骑兵部队标准装备,参与过1900年义和团运动镇压,在印度支那用于镇压越南义军的黄花探起义。
此时,普通的法国驻印度支那的殖民军都用不上这种高贵的骑兵装备。他们普遍装备的是更长更重的勒贝尔m1886步枪。二者使用相同的子弹,后者比前者射程远,但前者轻便,便于刘三疤的人游击作战。而此时,部分当地法军和越南仆从部队甚至还在使用单发黑火药的格拉斯m1874步枪。
除了轻便的卡宾枪外,王月生还提供了mle1892型转轮手枪,这是7发单动转轮手枪,口径8。可靠性高,但装弹量低,射速慢。殖民地军官和骑兵部队常用,部分配发给侦察兵。
除了卡宾枪和手枪,手榴弹也是反法游击队必不可少的利器。当然,也必须是法军此时的制式装备。王月生给他们准备了两种。一种是1887年型米尼耶手榴弹,由法国军官米尼耶于1887年设计,是法国陆军早期标准化手榴弹之一,专为殖民地作战优化。采用摩擦发火引信,需撕开保险纸后摩擦发火,延迟约4-5秒。黑火药填充,威力较小,杀伤半径约10米。铸铁外壳,表面有凹槽以增强破片效果,但实际破片分布不均。重量约300克,投掷距离约20-30米,需士兵具备一定臂力。因引信不可靠,常出现哑弹或意外爆炸。
还有一种是1892年型防御手榴弹。改用撞击发火引信,撞击硬表面触发,缩短反应时间至2-3秒。增加黑火药剂量,杀伤半径扩大至15米。加装保险销,防止意外触发。缺点是殖民地潮湿气候易导致引信受潮失效;重量增至400克,投掷距离缩短至15米左右。
不过,对于当时很多准备与法国人同归于尽的越南人来讲,重量大、投掷距离短,真的不是什么缺点。而且此时法国的陆军装备水平在全球已经算顶级了。也只有王月生这种见惯了后世好东西的人才会嫌这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