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乌斯光环 作品

第325章 杂志立场和参考消息

郑贯公将这篇文章读完后,又回到开头重读了一遍,接着又是一遍。放下杂志沉思良久,最后问,“月生兄是想让用这文章做杂志的开篇之作?须知,每份刊物的首期开篇之作,基本上等同于这份刊物的立场声明。月生兄是如何定位此份刊物,哦,这份《东方商业》?”

王月生先是看了一眼在座的另外四名老营学员,然后回答郑贯公的问题,“贯公,除了杂志的名称外,其他的栏目设置、标头、封面、具体内容,都是由主编来确认。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给读者看的,不如说是给这份杂志的编辑和记者看的。要这些位看什么呢?

首先,就是《东方商业》这份周刊,嗯,每周一期,它可以刊印新闻和时事内容,但一定要与商业有关;

其次,就是有关报道可以有评论和意见,但只限于从工商业者的角度,无论华商外商、官商民商、大商小商,表达他们的诉求,反映他们的立场,而不是对官府或者列强进行任何与商业无关的法理上、道德上、政治上的评论。贯公,你不要这么看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的答案是,对于那些明显错误、或者显失偏颇的官府和列强的举措,报道的原则是八个字:在商言商,点到为止;

第三,我们不但要对有关商业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发布,还要尽量地用更先进的经济理念,包括洋人传过来的理念,只要它先进,进行解说。同时,要推广和培养我们中国的工商业者,用更高的站位,和更广阔的视野,去看这个世界,去看这个行业,去看他们自家的产业;

第四,这篇文章是否发表、是否在首期开篇发表,全权请总编定夺。但是,这篇文章会作为一个标准,不是因为它有多高明,而是说,杂志今后的文章,无论是时事报道,还是相关分析,对于官府和洋人的批评程度或者用词,不能高于这篇文章的力度;其报道的深度和分析的科学性,不能低于这篇文章的力度”。

说完,看向郑贯公,暗示自己讲完了。可能是里面的信息量太大,郑贯公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月生兄,咱们从后往前说吧。你说报道的深度和分析的科学性,嗯,这个科学性的词我第一次听说,但应该是理解其意思了,但不低于这篇文章的力度,这个真的很难。不说别的,比如人手之类的,就说两个事情,第一,白手起家,哪里能那么迅速地建立起自家的新闻采访团队?国内的还好说,但看月生兄将杂志命名为《东方商业》,这东方二字,若我理解不差,不是说这份杂志聚焦于这个世界的东方一隅,恐怕是立足东方、面向世界的吧?”

王月生闻言,轻轻鼓掌,道,“贯公冰雪聪明,你且说完你那第二件事,然后我一起解答”。郑贯公闻听“冰雪聪明”四字,一愣,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无暇多想,继续道,“这第二件么,就是既然立足商业,那么大量的内部数据和信息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何以做出专业性的分析和建议。当然,如果咱们只是要做成一个报道商业新闻的刊物,那倒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