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杭 作品

第13章 萧何把债务包装成盲盒销售(第2页)

——

上线当天,服务器差点炸了。

预约人数远超预期,系统一度卡在加载界面,像极了虞姬上次直播翻车时的画面。

“不行,得限流。”萧何果断启动备用战俘服务器,“让这些人分时段抢购,别一股脑全挤进来。”

“还得加点激励。”刘邦拍拍手,“先让内部员工晒订单截图,制造抢购氛围。”

于是,朋友圈、微博、知乎、b站,一夜之间全是“我买了个债,居然抽到了优先分红权”的帖子。

“这叫饥饿营销。”陈平边发帖边解释,“你越看不见,越想看;你越看不到债,越想买。”

果然,第二天开售五分钟,第一批盲盒就被抢空。

有人晒出开出的内容,结果是个空盒,气得在直播间当场怒喷:“你们这是诈骗!”

“哎呀,运气不好嘛。”刘邦在后台看着弹幕乐呵呵,“这就是盲盒的魅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盒是什么。”

——

第一轮卖完,第二轮马上接上。

这次更狠,盲盒里直接绑定了公司股权。

“这样投资人就不是单纯买债了。”萧何指着数据图,“他们成了股东,以后公司赚了钱,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不对。”刘邦摇头,“是他们以为能分一杯羹。”

“你怎么说得这么阴险?”陈平问。

“这不是阴险,是金融创新。”刘邦拍了拍他的肩膀,“格局打开,投资人的期待值越高,咱们就越稳。” 然而,监管局也开始盯上了。

一封问询函飞了过来,措辞客气但意思明确:你们这个产品,到底算债还是算股?

“这好办。”萧何连夜修改产品说明,“强调娱乐性质,说是‘收藏品+投资体验’。”

“不够。”刘邦又补了一手,“让媒体写篇报道,标题就叫《金融界的盲盒革命》。”

第二天,热搜就挂上了。

萧何推出债务盲盒引发市场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