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桃人 作品

第321章 枫叶、阳光与课外的约定

四月的风彻底褪去了残冬的料峭,只剩下和煦与温柔。林雪萍的生物教研组办公室窗户洞开,明亮的光线流淌进来,给桌面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各种教材、实验数据和几份待批改的植物观察报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烘焙过的纸张和窗外新发芽的嫩叶的清新气息。

刚刚结束一堂关于叶绿素提取验证实验的课后,林雪萍并没有立刻开始批改作业。她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新收上来的一批植物标本——这是给高二年级接下来要学习的植物分类学单元准备的直观教具。她穿着简单的浅蓝色衬衣,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指腹捏着细长的镊子,轻轻地将一张质地较薄的叶片标本从不慎粘在一起的两张纸中间剥离出来。动作专注而耐心,阳光勾勒着她沉静的侧脸轮廓,低垂的眼睫在下眼睑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

工作让她充实,但这种近乎机械的整理,也给她此刻紧绷的心弦带来了一丝平静的慰藉。学校一年一度的“科学创新展示周”即将拉开帷幕,作为校生物竞赛组的指导教师和生物教研组骨干,她需要统筹多项工作,审阅学生提交的各类创新项目计划书——其中包括高二(3)班许清瑶牵头的一个课题。

想到许清瑶,她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张与窗外明媚春光相得益彰的、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这女孩不仅容貌出众,思维更是活跃敏捷,常常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尤其在与植物相关的领域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美学触觉。林雪萍很欣赏她,也乐于培养她。只是许清瑶提交的那份关于微型生态循环艺术装置的创意计划书……内容颇为大胆新颖,但涉及的技术细节和可行性论证还略显单薄。林雪萍已经做了详细批示,打算下午放学后找她面谈指导。想到这个面谈,林雪萍心底除了教师的职业期待,还悄然掠过一丝微妙的情绪——这情绪与她正整理着的其中一片精致如同蝴蝶翅膀的红色鸡爪槭标本,似乎都关联着同一个高挑的、经常出现在许清瑶身边的少年身影:江韵华。

就在她指尖的镊子刚将那片珍贵的槭树叶片成功剥离出来,轻轻吁了口气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笃笃”敲响。节奏沉稳而熟悉。

“请进。”林雪萍扬声应道,心中已经有了预感。

门被推开,江明华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资料袋走进来。他今天没穿正装,简单的深灰色棉质休闲西裤搭配浅杏色长袖t恤,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整个人透着工作告一段落的从容与松弛。他目光精准地落在林雪萍刚脱险的那片枫叶标本上,带着笑意:“林老师这是在抢救文物?”

林雪萍被他逗得微微莞尔,放下镊子:“差点就成了‘文物损失’报告了。你怎么有空来了?”她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的资料袋上。

“刚签完一个大单,出来透透气,顺便‘雪中送炭’。”江明华走上前,将资料袋放在她办公桌空出的位置上,然后非常自然地拉开旁边的椅子坐下,身体微微侧向她,“你之前不是说在找灵感设计那个小科普植物园区的标识牌吗?给你淘了点好东西。”他修长的手指灵巧地解开资料袋的扣带,从中抽出一本厚重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大开本画册。

林雪萍好奇地探身过去。画册的封面极具艺术感,上面烫印着《全球自然植物园设计与标识艺术经典图鉴》的字样。她瞬间睁大了眼睛:“天啊!这本书我之前在省图书馆看过一小部分,是限量版!根本借不到后续!”

“正好认识个藏家朋友,他知道我搞设计,听说我在找植物标识相关的经典案例,二话没说就慷慨出借了。”江明华语气轻描淡写,但看着林雪萍惊喜发亮的眸子,眼底的成就感几乎要溢出来。他将画册轻轻推到林雪萍面前。

林雪萍迫不及待地翻开,厚重铜版纸页沙沙作响,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世界各地顶级植物园里充满巧思和艺术美感的导览牌、分区说明牌、植物铭牌设计照片。从造型独特的铸铜标牌到充满自然肌理的木质浮雕标识,再到运用光影效果的现代艺术装置,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这完全击中了她作为生物学教育者和审美追求者的双重心弦。

“太棒了!简直解了燃眉之急!”她由衷赞叹,指尖爱惜地抚过书页,“谢谢你,明华!我晚上就仔细研究。”

“跟我还客气什么。”江明华低声道,看着林雪萍专注欣喜的侧脸,她一缕柔软的发丝因低头的动作滑落颊边。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自然地伸出了手。

温热干燥的指尖带着细微的薄茧,极其轻柔地将那缕发丝撩回她耳后。指节不经意间蹭到了她小巧柔软的耳垂。

动作流畅而短暂,带着一种早已习以为常的亲昵。

林雪萍翻阅书页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耳根处被触碰过的地方迅速泛起一层薄薄的红晕。像被投入一粒小石子的湖面,层层涟漪瞬间从接触点扩散到心尖,带来细微的悸动。她没有抬头,只是抿了抿唇,声音比起刚才莫名低柔了几分,带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微颤:“那个……今天学校食堂中午有你爱吃的糖醋小排。”

“哦?”江明华捕捉到她声音里那点小小的变化,笑意更深,也压低了些声音回应,“这么好?那林老师是请客的意思?”

林雪萍终于抬起头,飞快地嗔了他一眼,眼波流转间嗔怪与温柔交织:“看你送这本宝书的面子上,勉强请一次吧。”她嘴角却是弯着的,收拾起桌上的标本纸,“等我一下,收拾好就走。”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吹拂着楼前梧桐树的嫩叶。下午的课刚刚开始,教学区传来隐约的朗读声或老师讲课的声音。江韵华坐在篮球场旁边一处树荫下的石凳上,低头盯着手中平板电脑的屏幕,眉头微蹙,手指快速地在虚拟键盘上敲打。平板上显示着他编写的竞赛程序,但似乎卡在某个数据结构的优化节点上,运行总是不顺畅。

“喂,江韵华!”一个清脆又娇嗔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冥思苦想。

他抬头,看到许清瑶正朝他小跑过来。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白色的学院风连衣裙随着跑动轻轻飘拂,像春日里一朵会移动的白色铃兰。她脸颊因跑动微微泛红,手里捧着一个看起来相当精巧、约莫一个鞋盒大小的……透明培养箱?

“看什么呢,那么入神?”许清瑶几步跑到他面前,气息微促,带着清甜的气息,好奇地探头去看他的平板,“又在攻克你那个要命的算法?”

江韵华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让出位置坐。对于她不经允许就凑近看屏幕的举动早已见怪不怪,也懒得隐藏什么。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她手中的东西吸引:“这是什么?”

“我的项目初步模型啊!”许清瑶献宝似的把那个透明的箱子举到他眼前,声音雀跃,“好不容易搞到合适的材料弄出来的!按照林老师修改建议的2.0版雏形!”

江韵华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程序,仔细看去。小小的透明箱体里俨然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微型世界:底部铺着质地细腻的浅褐色营养土和苔藓,巧妙地错落安置着几株袖珍的、品种不同的植物——纤细的蕨类、肉嘟嘟的多肉、叶片如星的小灌木。在模拟“山谷”的低洼处,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用透明细管模拟的循环水流系统,连接着一个微型潜水泵。一个类似钟罩的透明小穹顶扣在整个生态上方,营造出温室效果。

整个构造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既展现了生态循环的概念核心(水气循环、植物生长),又充满了艺术化的美感,像一个凝固在玻璃中的童话小森林。

“嚯……”江韵华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他承认自己有点被这精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手工震住了,“林老师的眼光确实厉害,上次批注说要聚焦核心元素和视觉表现力,你这改动后简直脱胎换骨了。”

“那当然!”许清瑶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白皙的脖颈线条优美,“这里面可也有我的好搭档一份功劳呢。”

江韵华挑眉:“我?我做什么了?”他完全不记得。

“上次林老师给我列的那本《微景观设计入门》参考书目,厚得能当枕头!要不是你提醒我里面第三章讲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的部分可以重点跳读,我又得花好几天啃!”许清瑶说着,自然而然地在石凳上挨着他坐下,肩头与他只隔着一拳距离。她将微型生态箱小心翼翼地放在两人之间。

她身上那股清雅的、混合着青草气息的淡淡香气随着她坐下而变得清晰起来,幽幽地飘入江韵华的鼻端。不是香水的味道,更像是阳光和植物本身的气息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江韵华喉结微不可察地滑动了一下,视线从那美得不像话的生态箱挪开,却正好落在她白皙的手指上——她正指着箱体一角,讲解一个连接设计。

指尖莹润,修剪整齐,指甲透着健康的粉色,像初绽的花瓣。

“这个接口我改成了隐藏式,视觉上更清爽,对吧?”许清瑶侧过头询问他的意见,明亮的目光毫无防备地撞进江韵华的眼里,带着期待。

“……嗯。”江韵华应了一声,觉得嗓子有点发干,连忙转移视线看向她所指处,“是清爽多了。不过,你真打算用这种软管?看着有点脆弱,万一长期运行……”

“啊!”许清瑶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般,“对啊!这材料是我手头现有的,强度不够!该死,我完全没考虑到运行稳定性!”她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随即又扬起脸看他,眼睛亮得像星星,“江韵华!你说这个泵的功率是不是也有点小?我怕它带不动整个微气候的湿度调节……”

两人就这样头挨着头,在四月的暖阳和绿荫下,对着那个小小的透明盒子研究讨论起来。许清瑶兴奋地阐述着她的想法、遇到的困惑,偶尔会因为突然冒出的点子激动地抓住江韵华的胳膊晃一下;江韵华则保持着理科生特有的冷静(或者说是在努力维持),提出逻辑上的疑点和技术上的建议,有时也会被她的奇思妙想所折服,嘴角忍不住上扬。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两人身上跳跃流淌。少年专注地分析,少女激动地求证,一个透明的微型生态世界在他们之间静静展现,如同此刻他们之间悄然流转的、无形的电流——一种基于共同兴趣、被才华吸引、在争论与碰撞中不断升温的微妙情愫。当许清瑶又一次因为激动,手指擦过江韵华的手臂去调整一根管路时,江韵华终于放弃了抵抗,任由那一点奇异的麻痒顺着被擦过的地方迅速蔓延开。

直到下午的课结束,人流开始涌出教学楼。江韵华和许清瑶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两人并肩走在教学楼通往校门口的林荫道上。许清瑶依旧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宝贝箱子,边走边兴致勃勃地说着下一步需要采购材料的清单。

“……还得找一种透明的亚克力纤维丝做支撑柱,比金属显得轻灵。”她琢磨着。

“嗯,我知道体育馆后面的‘奇物角落’手工坊可能有那种材料边角料。”江韵华补充道,顺手帮她挡了一下迎面走来的几个追逐打闹的低年级男生。

许清瑶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对了,你晚上回去能帮我查下那个压力传感器的事吗?就是你刚刚提到的型号……”

“好。”江韵华应下,觉得这跑腿查资料的活自己似乎揽得越来越习惯了。

“韵华!”熟悉的温润声音从身后传来。

两人回头,看到林雪萍和江明华正从教师办公楼的方向并肩走来。林雪萍手里提着公文包,江明华则帮她拎着装着那本厚重画册的提袋。两人姿态闲适,沐浴在傍晚柔和的夕照里,如同一幅和谐的画。

“林老师!明华哥!”许清瑶乖巧地打招呼,脸上还带着刚刚讨论时未褪的红晕。

林雪萍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温和地掠过,落到许清瑶手中的透明箱子上,眼睛亮了亮:“许同学,这是……你的生态装置模型雏形?”

“是的,林老师!就是按您批注意见的2.0版!”许清瑶献宝似的把手里的箱子举高一些给林雪萍看,又忍不住看了旁边的江明华一眼,补充道,“明华哥的设计书上那种层次感和材质对比给了我很大启发!”

江明华在一旁看着这个精巧的装置,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嗯,构思非常精妙,既有技术内核又有艺术感,很有想法。”他注意到林雪萍眼中的赞赏,唇角微勾。许清瑶这孩子,确实很聪明,也难怪林雪萍看重她。

“谢谢明华哥!”得到偶像级专业人士(在她眼里)的认可,许清瑶开心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林雪萍仔细打量着箱体内的布局,指出了几个需要优化的设计细节,比如某个微型植物的位置调整可能会更好促进小环境内的气流,以及泵的噪音控制问题可能需要考虑。她的指导专业而具体。许清瑶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像好学的学生。

“周末前把详细的稳定性测试方案和材料采购清单发给我看看,特别是涉及到电路和水路安全的部分,要重点论证。”林雪萍最后叮嘱道。

“好的,林老师!保证完成任务!”许清瑶立刻保证道,信心满满。她知道林老师的要求虽高,但每一次打磨都让她受益匪浅。

“走吧,一起出校门?”江明华提议道。

于是,两对有着奇妙关联的人,在晚霞初染的林荫道上一起走向校门。江明华和林雪萍走在稍前一点,低声交流着什么,偶尔有浅笑和温软的目光交汇。江韵华和许清瑶跟在后一点,许清瑶还在小声兴奋地和江韵华讨论林雪萍刚才的修改建议,江韵华耐心地听着,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偶尔飘过前面那对十指交扣的背影。

走出校门,街灯已然亮起。林雪萍和江明华停在江明华的车前。

“我开车直接送萍萍回去。”江明华对弟弟说。

林雪萍也对许清瑶温和地说:“许同学,路上注意安全。”

“林老师再见!明华哥再见!”许清瑶笑着挥手。

江韵华也点点头:“哥,林老师,路上小心。”

简单道别后,江明华护着林雪萍坐进副驾,自己绕到驾驶位,很快,汽车平稳地汇入傍晚的车流,融入了城市渐次亮起的璀璨灯火之中。

看着车子远去,江韵华和许清瑶也站在街边等各自回家的公车。车站距离不远,隔着几米宽的人行道。

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来,掀动着少年少女的衣角。一时间,气氛似乎从刚才的热闹讨论中沉淀下来,变得安静,只有城市的喧嚣作为背景音。

许清瑶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怀里培养箱光滑的边缘。刚才面对林老师和明华哥时的兴奋劲儿退下去,站在空旷些的路边,旁边只剩下江韵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张力又开始悄然滋生。她偷偷瞄了一眼身边比她高出不少的男生。他侧脸线条清晰,在昏黄的街灯下显得有些疏离的安静,视线望着前方车流的方向,不知在想什么,或许是他的程序,或许……是别的?

她的心悄悄跳快了一拍。公交车站的灯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身后的墙壁上,交叠又分开。

“喂,”她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轻了几分,带着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试探和一点点的撒娇意味,“你真帮我查传感器啊?不会待会儿一头扎进程里就把我这小事忘了吧?”

江韵华闻声转过头,低头看她。街灯的光在他深邃的眼睛里映下明明灭灭的光点,将那份少年特有的专注和些许深沉放大。他看着她略带嗔怪又隐含期待的眼神,唇边似乎浮起一丝很浅的弧度。

“答应的事,什么时候忘过?”他的声音低低的,带着点无奈,但更多的是某种郑重的承诺感。

许清瑶心头微微一跳,随即又有点不服气地扬眉:“哼,那可说不好。上次让你帮我找的……”

“《微景观设计入门》第三章重点摘录。”江韵华流畅地接道,“昨天凌晨三点,你发消息催问的时候。”

许清瑶脸一热,想起昨天半夜因为灵感爆发突然想起这茬,毫无愧疚感地把江韵华从睡梦中吵醒的事了。她有点心虚地咳了一声,强装镇定:“那……那不是情况特殊嘛!我这不是记着你的好?看,特意帮你把下周竞赛训练要用的资料导进你的云笔记了!”

江韵华看着她那强行嘴硬又有点不好意思的模样,心中那点因为被打扰睡眠的残存怨气早就烟消云散了。他不再说话,只是那浅淡的笑意终于从唇角扩散开,眼底映着灯光,显得格外柔和。他看着她有点泛红的脸颊,和那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的眼睛。

许清瑶被他看得更不好意思了,扭过脸去看车来的方向,嘴里兀自强撑:“看……看什么看!车快来了吧!”

一阵带着花香的晚风拂过,路边一株高大的银杏树簌簌作响,几片嫩绿的心形小叶片被风吹落,打着旋儿飘下。

其中一片恰巧落在许清瑶的头发上。

江韵华几乎没经过思考,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像拂去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轻轻捻起了那片小小的、形状精巧的银杏叶。指尖不可避免地,极其短暂地擦过她柔软的发丝。

动作很轻,很自然。

但许清瑶的身体却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心跳漏跳了好几拍。那细微的触碰感像一枚火星,溅落在她敏感的感官神经末梢。

江韵华收回手,指间夹着那枚小小的绿叶,看了它一眼,然后,在她诧异的目光中,非常随意地将那片银杏叶放进了自己裤袋里。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只是捡起一片无关紧要的落叶丢掉前的一个习惯性动作。

“……垃圾不要乱扔。”他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又转向了车流方向,仿佛刚才只是举手之劳处理了一点“垃圾”。

许清瑶看着他那副一本正经又透着股别扭劲的侧脸,愣了两秒,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刚才那点暧昧的紧张感瞬间被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又好气又好笑的亲昵感。

“幼稚鬼!”她笑着骂了一句,眼睛弯弯地闪着光。

这时,江韵华要等的公交车亮着灯靠站了。他看了许清瑶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简短道:“走了。”便转身走向车门。

许清瑶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车厢里,公交车缓缓启动,汇入车流。她抱着自己的生态培养箱,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晚风吹动她的发梢和裙角。她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刚才被他指尖擦过的那缕头发,脸上刚刚散去的热度似乎又悄悄爬了上来。她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怀中的“小森林”,里面的微型植物在透明的穹顶下安然伫立。那片被他当作“垃圾”捡起来、却又珍而重之放进口袋的小小银杏叶,和她箱子里这片精心构建的世界……两者之间似乎隔着什么难以捉摸的东西,却又奇妙地联系在一起。

城市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拉长。少女的心思,在暮色中被染上了一层斑斓而朦胧的底色。

另一边,车内流淌着舒缓的轻音乐。林雪萍坐在副驾上,车窗降下一条缝隙,风温柔地拂动着她的发丝。她看着窗外不断流淌变换的街景,城市的霓虹流光溢彩,在她清澈的眼眸里划过一道道绚丽的光轨。

身体有些疲累,但心绪是平和的。这一天,有工作的压力,有专业的思考,有突如其来的珍贵资料,有熟悉温热的汤食,有课堂上学生们实验成功时的欢呼,也有对后辈才华的欣赏与提携之责……最后,都归于此刻车厢内温馨的私密空间,和身边人熟悉而令人心安的气息。

她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江明华握着方向盘的右手上。他的手很稳,骨节分明而有力。她迟疑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带着一丝自己也未察觉的依赖,将自己放在腿上的右手移过去,覆盖在他握着挡把的左手手背上。

指尖微凉,掌心却带着温度。

江明华的身体似乎有极其短暂的一瞬紧绷,随即迅速放松下来。他没有转头,目光依旧专注地看着前方道路,但被覆盖的那只手却不动声色地翻了过来,掌心朝上,然后坚定而温柔地,将她的手整个包裹住。他的拇指在她细腻的手背上极其克制地、若有若无地摩挲了一下。

无需言语的默契在两人指间的温度传递中悄然完成。

林雪萍的心安定下来,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热和力量。她将头微微靠向椅背,闭上眼,唇角弯起一个浅浅的、纯粹的弧度。

夜色温柔,前路灯火通明。他们共同拥有的小世界,就在这移动的车厢里,稳稳地驶向前方万家灯火中属于他们的那一盏。

与此同时,江韵华坐在驶回家方向的公交车靠窗位置。窗外的光影忽明忽暗地掠过他年轻而略显沉静的脸庞。他摊开手掌,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昏光,看着掌心那片被他随手“捡”起的心形小银杏叶。叶子嫩绿,叶脉清晰无比。

他看着它,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实验室里林老师专注整理标本时的侧影,还有被风拂动的裙角以及那缕头发上落下的嫩叶……

指尖似乎又残留着极其细微的、属于青丝的柔滑触感。心头某个地方,像被风吹过的水面,荡漾开一圈圈难以言喻的涟漪。他收拢手指,轻轻捏住了那片小小的叶子,将它放回了外套内侧的口袋里,紧贴着胸膛的位置。

车厢内光影流转,少年的心事如同这枚被珍藏在口袋深处的嫩绿银杏叶,在城市的暮色与霓虹中,默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