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鬼才?(第2页)

他把目光投向了诗歌领域。在这个世界,诗歌的地位有些尴尬,既不像音乐那样流行,也不像小说那样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但杨晨知道,诗歌的力量是巨大的,一首好的诗歌,足以震撼人心,引起共鸣。

他想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蕴含着现代诗歌的自由,非常适合在这个世界发表。

杨晨没有把诗发在网文平台,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具专业性的文学网站——“墨香书苑”。这是一个以发表诗歌、散文等纯文学作品为主的网站,汇聚了不少文学爱好者和专业作家。

他注册了账号,依然用“晨哥”这个笔名,将《再别康桥》发布了出去。

“《再别康桥》

作者:晨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发布后,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毕竟在“墨香书苑”这样的网站,每天都有大量的诗歌作品发表。但很快,一位网名为“诗心”的资深诗歌爱好者发现了这首《再别康桥》。

“诗心”是“墨香书苑”的版主之一,也是一位大学文学教授。他每天都会浏览网站上的新作品,寻找有潜力的诗歌。当他看到《再别康桥》时,立刻被吸引住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开头的意境,既有古典诗词的含蓄,又有现代诗歌的简洁,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眼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新颖而贴切,画面感极强。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何等的痴情与浪漫!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结尾余韵悠长,将离别的伤感和洒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心”教授反复读了几遍,越读越觉得惊艳。他立刻在诗歌板块置顶了这篇作品,并写下了自己的评论:

“发现一首难得的好诗!《再别康桥》,作者晨哥。

初读此诗,便被其优美的意境和流畅的韵律所吸引。作者以‘轻轻的’、‘悄悄的’等叠词贯穿全诗,营造出一种朦胧、含蓄的离别之情。

诗中比喻新颖独特,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将静态的景物写活了,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更是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既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又有现代诗歌的自由美,堪称现代诗歌中的佳作!

作者‘晨哥’,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眼熟,好像是最近很火的那位歌手和网文作者?如果真是同一人,那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

“诗心”教授的评论和置顶,让《再别康桥》迅速引起了“墨香书苑”众多诗友的关注。

“哇,版主推荐的果然是好诗!写得太美了!”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意境,绝了!”

“真的是晨哥写的吗?那个唱歌写文的晨哥?太全能了吧!”

“如果真是同一个人,那我之前的质疑简直就是笑话!能写出这样诗歌的人,怎么可能是‘团队运作’?”

《再别康桥》的美,是公认的,是无法被质疑的。它像一股清泉,流淌过每个读者的心田,让人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很快,《再别康桥》被转载到了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

“分享一首美到窒息的诗——《再别康桥》,作者晨哥。”

“原来晨哥不仅会唱歌写文,还会写诗!而且写得这么好!”

“之前还怀疑晨哥是团队运作的人,现在可以闭嘴了吧?有哪个团队能同时在音乐、网文、诗歌三个领域都达到这种水准?”

“‘创作鬼才’这个标签,晨哥当之无愧!”

《再别康桥》的出现,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质疑者的脸上。它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准,彻底征服了读者,也让“晨哥”的才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