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使 作品

第74章 守城之战2(第2页)

不过他还是冲着城下喊道:“哦?原来是诸葛大帅麾下,失敬失敬。我们是陕虢王大帅手下,奉了大帅的命令在此驻守。

只是这县城内,如今残破不堪,实在并无可住之地,还请诸位兄弟另寻他处歇脚!”

李倚也找个借口回应对方。

城下的骑兵听了李倚的话,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依旧扯着嗓子喊道:“无妨啊,这位将军。我们只是在城内暂歇一日,也不需要什么好地方,有个落脚处就行。还望将军行个方便,就当是给诸葛大帅一个面子。”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抱拳作揖,装出一副诚恳的模样。

李倚这时已经懒得再跟他废话了,对着身旁的陈二牛使了个眼色。陈二牛早就按捺不住了,只见他双手用力拉开长弓,瞄准了城下的骑兵,随着“嗖”的一声,那支羽箭如同流星一般,直直地朝着骑兵射去。

那人原本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着,突然感觉到一股劲风袭来,他下意识地想要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他的胸口,他惨叫一声,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城上的众人看到这一幕,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远处阵中,李瑭见对方突施冷箭,射杀了自己手下,顿时怒从心起。

他原本还打着如意算盘,想着用些小计谋骗开城门,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县城,不过看来是奏效不了了。

但就这么灰溜溜地离去,他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不战而退以后还怎么在手下人面前立威?于是,他咬了咬牙,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县城,然后猛地一挥手,大声命令属下:“全体后撤!”

属下们听到命令,待撤到离城墙三里处后,李瑭又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城墙上的李倚,看着对方虽已撤退,但并未撤远,反而扎下了营寨。心里明白对方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了。不过,他倒也没有慌乱,如今城内的粮食储备还算充足,不怕对方围城。

只是城外那些刚刚播种的耕地,看来是要暂停一段时间耕种了。不过还好,这些耕地都只是刚刚播下种子,就算对方破坏,损失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据探马汇报对方并未携带太多的粮草,如果长时间围困这座县城,他们自己的粮草肯定会先耗尽。

想到这里,李倚对着身旁的陈二牛吩咐道:“敌军虽然暂时撤退了,但他们还扎营在附近,万不可放松警惕!

城墙上的守卫要加强巡逻,一旦发现敌军有什么动静,立刻来向我报告!”

陈二牛连忙挺直身子,用力地点了点头,大声应道:“是!都头放心,我一定会安排好!”

李倚见对方暂时不会攻城,便拍了拍陈二牛的肩膀,然后下了城墙,朝着县衙走去。

入夜后,李瑭的营帐之中,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不断晃动,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满脸的忧虑。正如李倚所知道的那样,他们这一行人此次仓皇而逃,所携带的粮草数量满打满算也仅仅能够维持一个星期的时间。

时间紧迫,情况危急。倘若此时他们选择离开永宁县城,转而前往其他县城寻求补给,且不说这一路上要花费不少时间,万一其他县城的情况也和永宁一样,防守严密,那他们岂不是白白奔波一趟,到时候不仅得不到补给,还会让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与其这样盲目地四处寻找,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攻下永宁县城,获取城中的粮草物资。就在李瑭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苦思冥想之时,前去打探消息的探马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李瑭一看到探马归来,忙焦急地问道:“县城其他城门防守情况如何?”

探马连忙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都头,东门和西门都有士兵把守,不过人数不多,不到百人。

而县城的后方是洛河,此时水流湍急,并不适合渡河。”

李瑭听完探马的汇报,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看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强攻一处城门了。毕竟他手下的士兵人数也不多,如果分兵去攻打多个城门,不仅会分散兵力,削弱攻击力,还可能会被敌人各个击破。所以,分兵显然是不现实的。